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5/11

【季初戰報】好壞參半,多倫多藍鳥持續在美東火藥庫力爭上游

近年每當提到「聯盟最有潛力的球隊」,多倫多藍鳥總是榜上有名,藍鳥不僅有著自行養成Vladimir Guerrero Jr.和Bo Bichette兩名新星,近年在自由市場和交易市場也有不少動作,但是,過去兩季藍鳥還沒打出眾人的期待,今年到目前為止戰績不錯,但投手表現令人失望,他們還有能力再闖季後賽嗎?

作者:亨力

從2021年開始,每當提到「聯盟最有潛力的球隊」,多倫多藍鳥總是榜上有名,自家農場養出的雙星─Vladimir Guerrero Jr.和Bo Bichette,搭配在自由市場和交易市場屢屢大舉補強,天分、深度都有了,挑戰分區冠軍和季後賽是藍鳥這三個賽季的明確目標。

前年與外卡名額只差一場勝差,無緣季後賽,去年進了季後賽,但在外卡系列賽就遭淘汰。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聯東區不好混,這我們清楚,但重點在於,藍鳥總是打不出大家的期望,打擊很棒,但不到期望的聯盟數一數二,投手不錯,但總有太多「意外」,也沒辦法達到大家期望的成績。

今年到目前為止呢?度過勝率破6成7的四月,五月勝率正快速下修,而細究主力們的表現,嚴格來說只能算是「好壞參半」,接下來我們一起來逐一探討。

季前操盤

不免俗的,我們先來回顧藍鳥季前的重大操盤。

藍鳥休賽季送走了2名近年主力外野手:Teoscar Hernández和Lourdes Gurriel Jr.,他們今年都是合約年,交易他們除了是出清這可說是對球隊陣容的重新整理。

請繼續往下閱讀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Teoscar Hernández

Hernández是純種砲手,打擊率不高、上壘率偏低、還有將近30%的三振率,打擊唯一的優點,就是很會轟,藍鳥生涯5年多,總計打出129轟,長打率.503和純長打率.240,都顯示他是一名重砲手;Gurriel Jr.同樣不是選球精細的打者,不過產出大量長打不是他的強項,而是偏重製造出大量安打,生涯打擊率.286頗具水準。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請繼續往下閱讀

▲Lourdes Gurriel Jr.

依兩人平均之上的打擊實力,過去兩季確實為藍鳥打線添了不少火力支援,但也都有同樣的缺點:他們都是聯盟著名的爛手套。兩人體能條件其實不差,但對飛球的判斷都不佳,導致防守範圍偏小。

《Baseball Savant》的防守進階數據OAA,是偏重防守範圍的數據,以Hernández被交易到藍鳥的2017年開始算起,他累積-22,大聯盟生涯開啟於2018年的Gurriel Jr.,則是-17,攻守相抵之後,兩人整體貢獻都沒有好到值得藍鳥續約留下,在他們面臨合約年之前,先行將他們交易出去確實是合理的策略。

Hernandez去到水手,換來牛棚大將Erik Swanson和小聯盟新秀左投Adam Macko;Gurriel Jr.則跟大物捕手Gabriel Moreno打包送去響尾蛇,換得外野手Daulton Varsho。

自由市場方面,藍鳥1年900萬簽下近年著名的外野防守專家Kevin Kiermaier,用3年6300萬簽下先發投手Chris Bassitt,前者填補外野缺額,後者令先發輪值更為完整。

令我比較在意的,是新賽季的外野陣容,除了上述提到的Daulton Varsho和Kevin Kiermaier,加上6年約進入第三年的George Springer、去年交易獲得的工具人Whit Merrifield,都具備水準之上的防守能力,尤其Varsho跟Kiermaier都是頂級防守者,Springer有著明星級的打擊能力,其他三人打擊也至少有水準之上,預期攻防產值會比原先陣容略微提升...

「壞」:那些不安定因子

低潮中的Springer

目前來說,上述的預期並沒有兌現。

尤其是今年領2250萬的George Springer,縱使當初簽約時,就預期年過30的Springer,未來成績會逐年退化,但目前打擊率.209、上壘率.272、長打率.302,絕對不在預期之內。

Springer的問題可以歸結成2個答案,第一是運氣,目前打進場內形成安打的機率只有.229,遠遠低於生涯平均.299和過去兩季的.285,第二是擊球強度與穩定度,目前平均擊球初速不到87英里,他生涯可是高達89.1英里,而過往都穩定超過4成的強勁擊球率,也只有35.1%。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