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冠軍賽前四戰打完,雙方戰成2比2平手,在G5這場關鍵戰役,回到主場的勇士開局順風順水,首節就建立起雙位數領先,儘管第三節塞爾蒂克掀起反撲,一度逆轉超前,不過勇士依然在第四節強勢收尾,以10分之差力克對手,率先搶下聽牌勝。
招牌三分轟炸當機 勇士靠什麼贏球?
勇士引以為傲的外線攻勢,此戰大當機,團隊三分球40投9中,命中率僅22.5%,遠遠不如對手的34.4%,不過勇士依然拿下勝利,關鍵在於高質量的兩分球進攻,此戰團隊兩分球命中率將近七成。
勇士三分球命中率最糟的一場比賽,卻是兩分球最優異的一場比賽。事實上,每一場比賽三分命中率都在下滑,但兩分命中率都在提升,如下表所示,可見球隊更致力於提高兩分球的把握度。
勇士執行這項策略確實其來有自,因為包含這一戰在內,本系列賽只要禁區得分較多的一方,就能拿下該場比賽勝利,說今年總冠軍賽是決戰禁區一點也不為過,難怪勇士更專注於兩分球得分上。
場次 | 勇士團隊2P% | 勇士團隊3P% |
G1 | 46.5% | 42.2% |
G2 | 49.0% | 40.5% |
G3 | 55.3% | 37.5% |
G4 | 52.1% | 34.9% |
G5 | 66.7% | 22.5% |
而勇士此戰為了提高得分效率,在進攻端刻意抓Derrick White打點。相較於其他塞爾蒂克球員,White無論是身材還是體能都不太佔有優勢,因此成為勇士鎖定的標靶。
就像是下方影片這球,勇士已經清開球場左半邊讓Jordan Poole單打,但一開始防守他的是Jaylen Brown,因此他呼叫Klay Thompson上前掩護,迫使對手換防,才加速切入買White的犯規。
不再過度仰賴Curry Thompson和Wiggins展現不俗決策能力
上一篇文章提到,勇士似乎有些過度依賴Stephen Curry,而這項問題在此戰有所改善。
Curry在G5完全熄火,儘管出手22次和G4差距不大,但命中率僅31.8%,三分球9投0中,中斷連續132場季後賽命中三分球的聯盟歷史紀錄,只拿下16分。幸好Klay Thompson和Andrew Wiggins合力貢獻47分,而且投籃命中率都在五成以上,彌補Curry的火力空缺。
Curry此戰可說是遭到對手徹底封鎖,連要持球都很難,前場觸球次數比G4少了10次左右,對其他勇士球員來說是一大考驗。在必須肩負更多重任的情況下,Thompson和Wiggins展現出不錯的決策能力。
下方影片這波,Curry在右側被White緊緊貼著,由Thompson組織進攻,他先呼叫Otto Porter Jr.上前擋拆,製造錯位打點Al Horford的機會,吸引對方協防,再分球給底線空檔的Gary Payton II砍外線。
另一球則是Wiggins在攻守轉換的果斷決策,儘管塞爾蒂克大部分的防守者都已經回防,不過Wiggins觀察到對位的是相對矮小的White,而且底線的Horford注意力都放在Draymond Green身上,根本反應不及協防,因此他果決切入單打White得手。
今年季後賽若有其他隊友得分高於Curry時,勇士戰績為5勝1敗,表示勇士不能完全仰賴Curry火力掩護,若有更多隊友挺身而出,才能讓對手更加防不勝防。
切傳戰術施展不開 雙槍過於黏球的負面效應
塞爾蒂克此戰進攻端遭遇瓶頸,團隊投籃命中率僅四成出頭,三分命中率34.4%,更寫下系列賽新低,原因在於他們招牌的切傳戰術施展不開。根據官網數據統計,塞爾蒂克前四戰團隊平均傳球293次,潛在助攻48次,G5傳球次數只降低15次,潛在助攻卻減少12次,代表他們在G5做得更多是無效的傳球。
此戰除了勇士在防守輪轉上更迅速、關門協防更加積極外,塞爾蒂克自身也存在某些問題。Jaylen Brown和Jayson Tatum有些過於黏球,即為一大難題,往往隊友已經獲得空檔,但他們卻選擇自行解決,出手稍嫌勉強。
像是下方影片中,Tatum轉身切入已經吸引協防,右側45度角埋伏的Horford無人看管,但Tatum決定以少打多,儘管Tatum得到哨音青睞,而且兩罰俱中,卻錯失可以幫球隊製造三分進球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