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聯盟共有5名現役日籍投手,包括:
- 達比修有(教士)
- 前田健太(雙城,列入60日傷兵名單)
- 大谷翔平(天使,投打二刀流)
- 菊池雄星(藍鳥)
- 澤村拓一(紅襪)
毫無疑問,達比修與大谷是最受矚目的。
執教小熊時期帶過達比修的前天使總教練Joe Maddon,曾經比較達比修與大谷兩人的相似與相異之處。首先,兩人投球的球感都超乎想像,他們在掌握比賽節奏之餘,還能視當時的身體狀況在比賽中隨時修正,改變自己的投球風格。
至於相異之處、也是兩人最特殊的地方:達比修擁有不可思議的學習能力,效力小熊期間,他曾經在賽前熱身時向隊友Kyle Hendricks請益變速球握法,然後當天比賽現學現賣,用隊友的變速球三振打者;大谷則是對球種的駕馭能力很強,以去年某一場先發為例,他一開始投速球,一發現狀況不好,馬上能改用其他球種如滑球、曲球、快速指叉球。
我非常認同Maddon的觀點,「投手大谷」對於不同球種的駕馭能力上,確實展現了極高的天分。
2018年,大谷渡海挑戰的第一年,他在面對打者時共有55個打數是以快速指叉球收尾,其中只被打出2支安打,打擊率低到0.036,飆出多達35次三振,被譽為大聯盟最難打的球種之一:
快速指叉球又被稱為「20世紀的最終魔球」,由於美國普遍認為指叉系球種會對手肘及肩膀造成極大的負擔,因此1990年代以來在大聯盟逐漸消聲匿跡,反而成為日本投手的代表球種,旅美日籍投手從野茂英雄、伊良部秀輝、佐佐木主浩以降,幾乎人手一顆指叉球或快速指叉球。從歷史的角度,同為日本人投手的大谷能以「惡魔指叉」在大聯盟逞威,好像也不是一件特別的事,對吧?
可是當你這樣想的時候,2021年的大谷再度讓專家與球迷驚艷,他在原本速球、快速指叉球、滑球、曲球的組合之外,大量運用卡特球,也收到極佳的效果。以去年7月為例,大谷出賽4場都是優質先發,拿下3勝0敗,防禦率1.38高居同期間全大聯盟第一,一大關鍵就在於卡特球的運用:他在球季前12場先發的卡特球使用比率為9.9%,被打擊率高達.316,只用這顆球解決14名打者;但最近4場先發的卡特球使用比率大幅增加到19.0%,解決掉16名打者,沒有被打出任何安打。
Shohei Ohtani’s cutter has been absolutely filthy tonight pic.twitter.com/bOn2mjckij
— Brent Maguire (@bmags94) August 13, 2021
至於今年呢?相較於大聯盟部分怪物投手橫向位移巨大或變化軌跡犀利的滑球,過去大谷投的滑球或許不如他的三位數火球或「惡魔指叉」來得亮眼,不過今年他再度讓專家跌破眼鏡。
今天大谷對水手投出6局3安打、6三振2四壞的好球,順利拿下本季第5勝。如上表,今天93球之中有多達38顆滑球,占比超過4成,製造對手5次揮空、9球被判好球而未揮棒,打進場內的6球只有1支形成安打。如果你看到下面影片,就不難想像為什麼水手打者今天對他的滑球一籌莫展了。這是大谷「正常版」的滑球:
再看看下面這顆「威浮球版」:
再看一次,投完球之後自己還舉手表示三振:
難怪連美國棒球專家Brent Maguire都大呼這一球是「威浮滑球」(wiffle ball slider)了。
本季大谷滑球的平均橫向位移是13.7英寸,雖然少於去年的15.8英寸,但請注意,他的滑球均速從去年的82.2 mph躍升至今年的85.1 mph,足足進步了將近3 mph,這就是為什麼他今年滑球效果更好的原因,本季滑球揮空率達41.5%、被打擊率只有.182,則是最好的證明。
2022年6月17日 大谷翔平 第2打席 ライト前ヒット
— Ozzy_Days (@Jiji_Days) June 17, 2022
打球速度 103.6MPH 打球角度 1°飛距離 56ft
2球目 Changeup 86.4MPH Spin 1446
失投ですね#Angels #Shohei #Ohtani pic.twitter.com/Br1FKhpkQw
此外在打擊方面,今天大谷3局上半的一壘安打(影片如上),是最近連續第11場比賽有安打,追平個人生涯最佳紀錄。日本媒體形容大谷是「6月の男」,投打表現會隨著天氣炎熱而升溫,對照今天先發6局無失分、4打數2安打的表現,確實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