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2/06/18

調度上的難題 臺北富邦勇士的抉擇方向

即使全世界都知道Sim Bhullar會是碰上攻城獅的一大難題,但如果外圍同時Nick Faust或者其他射手開火時要怎麼同時兼顧?這肯定就會是許晉哲教練現在頭痛的地方,也同時是勇士在後續四場落敗的未解習題...

作者:Thousand

與其說是以下剋上,倒不如說就首輪情境影響以及例行賽的傷病,導致臺北富邦勇士的戰績因為帳面陣容而有些不如預期,但卻能在季後賽扳回一城。福爾摩沙台新夢想家則跟勇士有著相反處境,儘管例行賽一度站上龍頭,但季後賽前與季後賽G1陸續傷了兩名大將,卻反而讓原本保持一季相對健康的陣容到最後功虧一簣。

對比起來新竹街口攻城獅和新北國王的組合,雖然雙方一路糾纏到最後,但實際上就季末的表現外加球員遭隔離的情況來看,至少是相對可以預期的對戰結果。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冠軍賽上勇士碰頭攻城獅,撇除過往榮耀,包含例行賽戰績跟去年的冠軍,若用從0開始當註解不免有些矯情,但至少可以從季後賽雙方的狀況以及陣容,梳理出一些在對戰上的蛛絲馬跡。

在季後賽第一輪結束以後,勇士的進攻效率來到四隊之首每100回合可以拿下102分,相形之下攻城獅受到客場兩戰的影響,因此包含淨效率值和實際進攻效率都是墊底。

攻城獅之所以進攻狀態相對例行賽下跌的主因,與罰球率之間自然脫不了干係。若從團隊的角度來看,攻城獅季後賽平均23%的罰球率,其實是遠低於例行賽的30%。當然攻城獅非罰球進攻狀態依舊延續了例行賽末的火燙狀態,不論是eFG%還是TS%都位居前兩名,但到季後賽增加更多肢體接觸以後,他們原本30%的上罰球率反而驟降到23%,卻也間接影響他們在進攻的表現。

相反的,勇士例行賽跟季後賽之間的上罰球率其實有所提升,從原本的21%拉升到了36%,會有這樣的結果最主要來自夢想家較多身體接觸的防守方式,以及球員本身在進攻慾望上相對更高有所關聯。而這也連帶讓他們增加了進攻效率,特別是夢想家和勇士的對戰組合其實平均Pace只有93,也凸顯他們擁有聯盟最多經驗和多元武器庫的優勢。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片來源:臺北富邦勇士

如果說上一輪攻城獅跟國王的對戰組合,比較接近是自我進攻穩定度,以及針對性防守策略的應用。又或者夢想家跟勇士之間,是透過堅持各自球隊攻防體系,加上戰術執行力比拼才產出的結果。勇士跟攻城獅的對戰組合,很可能更加考驗是兩邊教練團調度及策略選擇之間的拿捏。

例行賽勇士跟攻城獅之間,雙方的勝負總共是2:4由攻城獅佔優,那兩場勇士所拿下的勝利皆是在2022年之前,在這之後他們就從未戰勝過攻城獅。若暫時忽略傷兵的影響,勇士後續遭遇最大挑戰無非還是抉擇上的兩難。

即使全世界都知道Sim Bhullar會是碰上攻城獅的一大難題,但如果外圍同時Nick Faust或者其他射手開火時要怎麼同時兼顧?這肯定就會是許晉哲教練現在頭痛的地方,也同時是勇士在後續四場落敗的未解習題。

先從進攻端開始看,合理推測上一輪狀態不佳的林書緯,到這個系列賽有機會能擺脫前一輪的陰霾,提升個人的整體進攻效率。擋拆是勇士相當吃重的進攻模式,特別是在面對有大型洋將的球隊,其作用的顯著效果即會放大。本季例行賽林書緯的場均得分約為11分左右,然而面對新竹街口攻城獅時,他的平均得分卻會顯著拉升至少6分以上,且整體命中率也都在水準之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之所以能在對位攻城獅時有這麼好的發揮,最主要還是跟對方的場上陣型有關。由於林冠綸教練基本上還是會以Bhullar當成洋將的第一選擇,因此根據Bhullar在賽場上的特殊性,新竹在防守擋拆站位時多半都還是會採用沉退為主。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