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誇大一點的人形容Jabari Smith Jr.是6呎10吋的Ray Allen,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投籃身形優美,而且他的臂展+高度幾乎是一般防守者無法企及。換句話說,Smith Jr.的體型能具備如此投射水準和機制,幾乎是上天欽點的天賦。
這名來自奧本的潛能猛獸在大學時期多數的出手都在禁區之外,Smith Jr.的打法型態會因為不同球探和教練的觀點而有天堂和地獄般的差別。Smith Jr.有將近75%的出手不是在中距離就是三分線,剩下25%是在油漆區或是靠近籃框直接得分。
Smith Jr.在188次出手有42%的三分球命中率,他特別擅長底角投射,右側底角有48.7%的命中率(39次出手),而左側有45%(60次出手)。對許多球探和專家來說,有擅長切入和禁區作戰的明星球員坐鎮的球隊,Smith Jr.的特點會讓他們垂涎欲滴,防守球員勢必要選擇棄守哪一邊而顧此失彼,Smith Jr.會有大量的外線機會,而如果防守者撲防,禁區又會被擊潰。

另一項Smith Jr.令人激賞之處是即便被防守者對位的情況下,他還是能穩定投進外線和中距離,許多比賽影片可以看到即便二到三名球員在注意他,Smith Jr.還是果決出手,且有一定水準的命中率,而這部分的優勢也是他那人高手長的天賦,讓他在大學階段能橫行無阻。
在許多討論Smith Jr.優缺的分析文章中,可以發現有和Brandon Ingram未進聯盟前的相似之處,就是能否創造中距離投籃空間。
雖然Smith Jr.未具備Ingram的持球和球場創造力,但他的假動作和腳步能讓防守者失掉最好的站位,並讓他得到出手空檔。Smith Jr.擅長先背框持球再轉為面框,於一到兩次運球後就擺脫對手出手投籃,他的中距離命中率有40%,而且也能吸引到對手犯規。
儘管Smith Jr.在大學階段沒有優異的護框能力,但也有單季35次阻攻,排在SEC聯盟第11名。Smith Jr.也會參加選秀的大學同學Walker Kessler單季155次阻攻排在全美第一,因此也可以說因為Kessler鎮守禁區,讓Smith Jr.的防守數據相對沒這麼亮眼。Smith Jr.頂級的橫移速度和臂展讓他能游移在禁區周遭,面對小個子也能保持在對手面前。

更重要的是,Smith Jr.對於防守相當有熱情且肯拚,他不吝於擔起防守對手主力持球者和得分手的任務。
Smith Jr.的籃板能力也有點被低估,上賽季他的220個防守籃板排在SEC聯盟第三名,雖然他的打法偏向外圍,但他也有固守籃板的意識。
除了投射外,Smith Jr.的體型和速度在攻守轉換的運動戰也頗為吃香,但他最大的優勢還是陣地戰的單打威脅和無球跑動。在現代籃球中,Smith Jr.在進攻的強大功能性會是他最主要的吸引力,這也是為什麼他的天賦能讓前三順位球隊,如此垂涎欲滴的原因。
【特約編輯 梁孝源/責任編輯 謝一謙】
本文編譯參考:2022 NBA Draft Film Room Analysis: Jabari Smith Jr.
🔥更多最新 NBA 精選好文:
※ 歡迎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分享給您運動圈的故事、觀點、知識與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