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解痛全圖解:日本膝關節名醫教你10種護膝運動,在家就可消除膝蓋痛!(最快1分鐘即可改善)》
黑澤尚、池內昌彥、渡邊淳也、巽一郎 著;劉格安 譯 / 聯經出版公司出版
(以下節錄自本書 p118-p.122)
許多膝蓋痛(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患者都是兩膝外張、無法併攏的「O型腿」。事實上,造訪我任職醫院的患者中,約九成都有O型腿。
O型腿一旦形成,會對膝關節內側造成強烈負荷,那個部分的軟骨會逐漸磨損,最後股骨與脛骨(小腿骨)會直接碰撞摩擦,導致出現劇痛。
若在O型腿的狀態下行走,每次只要體重施加上去,就會有一股力道使膝蓋向外張開,導致行走時體重都集中在小腳趾那一側。這種會對膝蓋造成負擔的步行方式,是招致退化性膝關節炎的重大原因,因此修正這樣的步行方式,對於緩和膝蓋痛來說非常重要。
會形成O型腿的人,步行方式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走路習慣向前傾,使得頭比肩膀更向前突出」,而且腳尖會先著地,體重則集中在小趾那一側的腳底板,我把這種步行方式稱為「雞走路」。
這種像雞走路的情況,會使上半身習慣向前傾,形成腰部彎曲的姿勢,使得原本應該前傾的骨盆變成向後傾。如此一來,為了支撐不平衡的身體,膝蓋就會在無意識間向外張開,使得O型腿日益惡化。O 型腿只要在走路時注意體重施加的位置,就有可能矯正回來。只要這樣做,膝蓋就不會再往外張開,久而久之就能自然地矯正O型腿。
讓O型腿惡化的雞走路是什麼?
走路時頭比肩膀更向前突出,而且腳尖會先著地,體重則集中在小腳趾那一側的走路方式。現在立刻改成翹小趾走路吧!

我在幫患者做膝蓋X光片檢查時,一定會做「壓力攝影」(確認彎曲的膝蓋,可以回復到什麼程度的檢查法)。幫O型腿者做壓力攝影時,只要膝蓋內側副韌帶(韌帶是連接骨頭與骨頭的強韌纖維組織)沒有攣縮(變得僵硬),大部分的人在恢復至正常角度之前,膝蓋內側都會出現間隙,這可說是O型腿有治癒機會的證據。
因此,我常指導膝蓋痛患者練習「翹小趾走路」,這是一種可以讓膝蓋像壓力攝影時般,恢復至正常角度的O型腿矯正法。翹小趾走路是用腳跟著地,然後在體重移動到前方時翹起小趾,將體重施加在腳底板內側(大拇趾根部)的走路方式。
訣竅是走路時要收下巴,時時留意頭有沒有維持在身體正上方。有些人這樣走路時,肚子會凸出來,因此請記得收縮腹肌、抬頭挺胸地行走。此外,也要用力收緊大腿內側肌肉。一開始可能會感覺很困難,多練習幾次就會習慣。
一旦習慣翹小趾走路,膝蓋就不易向外張開,可以防止膝關節內側的關節軟骨磨損。久而久之,疼痛將日漸緩和。不僅如此,如果長期維持這種走路方式,O型腿也能矯正成直腿。
如果是O型腿又有膝蓋痛的人,從一天一分鐘開始也可以,請慢慢地掌握正確的走路方式,相信姿勢會逐漸改善,膝蓋痛也會慢慢緩和。
另一種與O型腿相反的,是腿向內側彎曲,膝蓋互相碰撞的狀態,又稱「X型腿」。X型腿的人則是膝蓋關節軟骨的外側會磨損。
X型腿的人在走路時,請記得跟「翹小趾走路」相反,要翹起大拇趾那一側的腳底板,把體重施加在小趾那一邊。
翹小趾走路
- 由腳跟著地。
- 在重心向前移的同時,翹起小趾那側的腳底板,將體重施加在拇趾根部。
※X型腿的人請在動作❷中,翹起大拇趾那側的腳底板,並將體重施加在小趾那側。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此書,立即點此購書去!
●透過本文以上連結購書,《運動視界》由此所得將每年結算捐贈給公益單位。
相關書摘:《膝蓋解痛全圖解》運動療法更有效!適度活動有助改善「膝蓋痛」
本書內容簡介
大部分的膝蓋痛都不用動手術,「在家運動」就能改善!退化性膝關節炎、膝蓋積水、O型腿、軟骨損傷都適用,膝關節名醫獨創「1分鐘護膝操」,即刻修復膝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