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2/06/22

[WIT] Week 25 - 機器人主審一統三A了,下一步就是大聯盟?

可能有很多現場觀眾完全不知道有這麼一回事,因為站在本壘後面那個不時喊聲、三振時會做出手勢的主審裁判還是一個真人,並沒有換成金光閃閃的機器戰警,本壘上空也沒有突然浮現初一了雷射畫成的虛擬好球帶。

作者:文生大叔

佳偉

我覺得比賽進行順暢很重要,否則看到一堆球員或是教練在那邊抗議好球帶很耽誤我的球賽時光

denniswang.tw

嗯...大聯盟能操控比賽的變因又多了一個
打者年是嗎?那就放寬點好球帶吧
常常亮燈挑戰無安打?那就縮小一點
反正裁判聽到什麼說什麼
Cheers

M.A.R.K

或許對中職特有的變形蟲好球帶有用…

大艦巨砲主義萬歲!

CPBL雖然現在年輕一輩出了幾個很那啥的主審,可是那些老裁判的好球帶準確率都蠻高的。

M.A.R.K

哈,在這也遇到巨砲大大,沒錯,就是對那幾個很啥的主審頗有意見啊。

大艦巨砲主義萬歲!

上次類似的科技出來的時候是被裁判工會弄死的,裁判工會嚴重抗議這種東西,會讓主審沒工作,現在他們終於知道這東西好用了,我很感動。

bill2

正確, 主審還是在那邊站, 工作機會沒少, 工作量少很多, 應該大力贊成才是.

主委

感覺只是時候未到,等到以後機器人裁判各項判決都有辦法判的時候,裁判工會就來不及了(雖然不知道還需要多久)

Vincent L

好壞球判決一直都是棒球比賽的爭議點,如果墊子好球帶能提供穩定的判斷,能解決比賽爭議,那為什麼不採用呢 ? 不要跟我說主審好球帶也是比賽的樂趣,我只看到打者一直不滿主審然後被趕出場,這種吵吵鬧鬧對棒球的觀賞度有什麼幫助 ??

aquaman

請問會有主審不同意機器判斷的狀況嗎?
其他人會知道機器人主審的判決嗎? 岡薩雷茲從游擊區看起來是一模一樣的進壘位置其實不一定真的是一樣的,因為從單一方向看到的運行路線並不完整。所以真人主審有時會判錯也是正常,如果穩定性夠高其實可以推廣。

還有多少人記得,在2019年大聯盟宣布要在大西洋聯盟開始嘗試使用「機器人主審」的時候,自己是什麼反應?贊成?反對?嗤之以鼻?不屑一顧?不管怎麼說,當年你以為那只是一個在獨立聯盟的噱頭,但是現在它已經被升上三太平洋聯盟了,你會讓它升,讓它升,讓它升嗎?

盡量簡單,努力不囉嗦,WIT就是每個星期的What I Think。

請繼續往下閱讀
MLB.com

是的,機器人主審,或著你也可以說是電子好球帶,今年已經正式攻進了美國職棒小聯盟最高等級的三A。

這則在去年年底就就已經引起關注的新聞,今年球季一開季就從三A國際聯盟的夏洛特騎士隊開始,搭配投手打者時間限制,成為今年的兩項新規則實驗;而就在5月17日,機器人主審也正式進駐了三A太平洋海岸聯盟,在鹽湖城蜜蜂隊的主場正式登場,攻下了小聯盟最高層級的最後一塊領土。

但是可能有很多現場觀眾完全不知道有這麼一回事,因為站在本壘後面那個不時喊聲、三振時會做出手勢的主審裁判還是一個真人,並沒有換成金光閃閃的機器戰警,本壘板上空也沒有突然浮現出一個雷射畫成的虛擬好球帶。

這場比賽表面上看起來就跟任何一場「全真人」的比賽一樣,不知道的人走進球場看這場由電子好球帶決定的比賽,很可能一點差別都分不出來,那是因為「機器人」其實分布在球場的好幾個角落。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透過相機感測與電腦判斷,好壞球的判斷會即時透過耳機傳達給本壘主審,讓主審可以在第一時間宣布結果,經過兩年的實驗,現在訊息傳遞的速度已經幾乎快到讓外人無法察覺了;嚴格來說,在三A各個球隊主場的比賽裡,除非你可以看到主審有沒有佩戴耳機,否則你還真難看出這到底是不是一場由電子好球帶決定的比賽。

2022 MLB ABS 提示卡

從2019年的獨立聯盟和低階小聯盟、2021年的亞利桑那秋季聯盟、一直到今年的兩個三A聯盟,如果機器人主審是一個棒球新人,它肯定是一個表現超級優秀的頂級新秀,才能這樣一飛衝天,眼看距離大聯盟只剩下一步了。

你認同電子好球帶嗎?

根據大聯盟提供給各隊的電子好球帶說明書,標準好球帶的寬度是19英吋,也就是說比本壘板的左右兩側各寬1英吋,這已經比一般認知的好球帶略寬,但從啟用至今就一直引起議論的就是好球的認定方式;電子好球帶判定只要球的任何一個部分擦過了好球帶,哪怕只是細細微微的一點點都好,這一球球會被電腦判斷成好球。

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以電子好球帶比一般認知的好球帶還要寬很多,除了左右各1英吋之外,還可以多加一個球(再少一點點)的距離;所以會丟邊邊角角的投手,在機器人裁判當家的時候,會讓打者們很頭大。

2022 MLB ABS 提示卡

我們總會對未知的新科技略為謹慎,但是在真正體驗過之後,教練和球員們大多並不介意電子好球帶,因為這對球賽進行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看球有一點資歷的球迷也知道,大家怕的並不是主審裁判的好球帶奇怪,大家頭痛的是主審的好球帶不一致,一下這樣一下那樣。

騎士隊游擊手岡薩雷茲(Romy Gonzalez)在第一次體驗過電子好球帶之後,就對系統的穩定性抱持懷疑,他說從游擊區看去,明明是一模一樣位置進壘的球,有的被判好球,有的就被判是壞球;他說一個被設計來提供穩定性和一致性的電子系統,在判決上卻這麼不一致,這是最讓他覺得意外的地方(20220418 Soxmachine.com Jeff Cohen)。

所以如果電子好球帶可以有比較一致的準確性,那大家對它的接受度才會漸漸提高。

克里夫蘭守護者隊總教練法蘭柯納(Terry Francona)是位電子好球帶的懷疑論者,他在2020年受肺炎疫情影響的春訓期間曾經有過不好的體驗;他說那個版本的電子好球帶內外角判讀還行,但是對於高低差的變化球常有誤判(20220519 The Athletic)。

所以他一點也不介意這個機器人主審可以在小聯盟多磨練一下。

目前看來,最少在2023我們還不會看到電子好球帶在大聯盟出現;大聯盟會長曼佛瑞特(Rob Manfred)在上個星期球團老闆會議之後就說,電子好球帶並不在今年規則委員會的討論題綱上(20220616 SI.com Nick Selbe),而所有規則改變都要經過規則委員會討論同意之後才能在次年的球季間啟用。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