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M的工作內容是什麼?跟領隊的差別是什麼?
幫大家簡單整理一下職業球團GM的工作範圍,
- 球團高層與執行教練間的協調
- 營運(與聯盟與各隊處理賽程安排、聯盟規章、轉播權利金、票房營收)
- 行銷(行銷策略的制定以及決策)
- 公關(爭議事件發言人)
- 人資(薪資協商、國際球員聘用)
- 人員調配(選秀、球員交易、爭取自由球員、一二軍升降)
將上述的工作內容的專業再細分,就會包含財務會計、法律、數據分析、專案管理、行銷,這些都是身為GM必須具備的專業,他所要做的就是把球隊像一間公司一樣經營,並想方設法替公司獲利,簡而言之,我們可以把GM看成球團的「高階經理人」。
張樹人分享,在台灣,籃球跟棒球領隊跟GM總經理是差不多的,但在籃球中兩者還是有些不同,關於GM的工作主要有兩個,
- 幫助球隊贏球:增強戰力
- 營收導向:幫助球團賺錢
對上:報告管理,理解投資者的目標,並且達成上位者希望的目標。
平行溝通:管理各專業工作者經理人。
對下:營運、人事布局。
他認為,GM其實就是專業經理人,跟領隊的不同在於,領隊是幫助球隊在軌道上經營,中信金控旗下的領隊(楊淑惠領隊),他的目標就是希望可以把球隊跟母企業相互連結跟整合,把母企業跟運動領域連結,但如果多股東組成的,可能模式又有些不同。
然而,在美國,分工有可能更細,以MLB為例,通常會把球團事務分成兩大區塊,所有和球場上比賽練球有關的叫做棒球事務,所有其他的行銷、招商、宣推等等,則歸屬於營運業務。老闆和總裁之下會做出分支,一位是棒球事務總裁,另一位就是商業界常見的執行長或是營運長。
不管在哪個國家的職業聯盟,GM就是一支球隊的核心人物,許多人會說,總教練看的是下一場比賽、下一個系列戰,但GM看的則是下一個球季、下兩個球季的長遠規劃。
二、中信特攻去年跟今年的台鋼雄鷹一樣都要走過從無到有,組建球隊的的步驟是什麼?扮演GM的角色有沒有什麼甘苦談?
張樹人談到,建對要從球隊核心精神開始發想,而中信的企業精神就是We are family。為了高舉團隊精神的性質,經過幾次討論才決定隊名為特攻隊(DEA),同時也是與企業反毒理念連結,而談到球隊為什麼而戰,哪一類的球員才符合艦隊要求?他表示,由於自己也曾經在中信兄弟體系待過,企業的邏輯比較偏向培養自己的農場體系,透過球隊搭建的舞台可以打出自己的身價,也因此中信特攻比較是選擇年輕一代的球員,而大多也是中華隊下一世代的國手,台灣籃球需要下一個世代出來接棒,因此應該要培養的是新的球星,並且做長期的規劃。
除了球隊的精神以及選材,也談到在新北市的屬地主義,張樹人觀察說新北市屬於移民城市,不一定每個人的戶籍都在但卻是時居住,與新北市一同呼吸,特攻希望能營造城市一家的形象,不論你從哪裡來,都可以經歷家的溫暖,例如幾個主題日,包含特工動物園、白色情人節主題活動,希望能夠找贏得客群,經營特攻家族。
其實,如同台鋼雄鷹近期的測試會,一支球隊最重要的組成還是要回到球員本身,有了好的球員才能提供賽事最基本的服務,也就好的賽事內容品質,在過去,職業球隊的主打點往往是球隊有哪些選手甚至有無明星球員坐鎮,但隨著體育風氣的發展,球賽內容不再只是球隊經營成功與否的絕對指標,近年來,不管籃球或是棒球職業球團都開始落實屬地化經營,有別於過去全國走透透的經營方式,現在的球隊更在乎在地的經營,因此,包含場館選定、地方政府連結甚至在地經營計畫都成為球隊不可忽視的重要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