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味全季前喊出「坐三望二」的口號,葉君璋總教練設定的2023年打進季後賽目標,也馬上就要到來。如果想在短期內打進季後賽,那今年味全的季中選秀,該如何補強呢?
首先來看投打陣容圖:
在此說明,這個投打陣容深度圖僅供參考,像是陳思仲明明守三壘的場次遠多於二壘,不知道為什麼登錄成二壘手。所以以下文章都會基於實際守備位子展開。
首先是投手部分,各位有看比賽應該都知道,今年先發表現尚稱穩定,雖然吃局數能力不算特別出色,但是整體壓制力都算是五隊前段班。後援則不然,三振率聯盟最低,保送率卻是聯盟最高,從BABIP跟FIP也可看出,目前牛棚聯盟排名第三的表現,可能有部分來自運氣因素。
出賽超過十場的主力中,雖然有四人ERA+超過100,不過前三名的伍鐸、王玉譜跟陳冠偉,BABIP低於聯盟平均甚多。除了陳冠偉投手獨立防禦率依然優異外,另外兩人的FIP也顯著高於ERA,代表王玉譜跟伍鐸的表現可能會隨著出賽變多而校正。
伍鐸畢竟老矣 影片來源:CPBL 中華職棒
另外,伍鐸年底將滿36歲,明年是否續留是未知數,就算順利留下,也難保證他還能有今年的效率。因此,若短期內想衝擊季後賽,鞏固後防是當務之急。當然明年可能有像曾峻岳這樣的奇蹟出現,不過這畢竟少見,還是多選幾個投手比較穩當。
此外,雖然明年輪值可能會是三洋投,但王維中、徐若熙較易受傷,郭郁政跟廖任磊則都尚未證明自己能長期穩定吃下輪值一席。如果這屆選秀會中,有能至少擔當後段輪值的投手,也可多加留意。
野手部分,捕手目前帳面上有七位,雖然吉力吉撈跟李展毅蹲捕能力明顯不佳,後者更可能在上一軍後轉換守位,不過整體來說已經是較不缺的位子。當然,如果有合適的人選,捕手這種容易受傷的位子多準備幾個也無妨。
一壘手大概是最不缺的位子,除了目前主力的拿莫.伊漾,另外還有劉基鴻、林智勝,甚至是二軍的李展毅、陳思仲或董秉軒都隨時準備待命。最缺的位子大概還是另一側的三游,劉基鴻的守備尚欠穩定,吳東融跟石翔宇的打擊以三壘手來說並不合格。二軍的陳思仲跟王順和也沒證明他們可以站穩一軍,除非明年請三壘洋砲,不過洋砲也未必有效,而且會反過來擠壓洋投的空間。
游擊手部分,目前的游擊主力都是守備組,二軍也沒有攻擊較為突出的人選。不過如江坤宇或是林承飛那樣的游擊手,本來就打著燈籠也不一定找得到。中線當然也是能多就多,畢竟即使中線守備不濟,要轉到其他位子也比較容易。
影片來源:CPBL 中華職棒
外野部分,中外野手有郭天信,替補林孝程、洪瑋漢等人也尚稱堪用。主要問題還是兩側,角落外野應擔起攻擊輸出的位子,但目前左右外野的OPS都是五隊最低。張祐銘、邱辰跟董秉軒或許明年可以爆發,但也可能不會。所以尋覓有長打潛力的外野手,也是這次選秀會的目標。
至於可考慮人選方面,我想原本教練團屬意的榜眼應該是王志庭。雖然他旅美成績不甚理想,不過畢竟是少有的左手牛,所以考慮選他合情合理。不過在簽下自培約後發現有傷,而且他自己也沒報名今年選秀,自然先不討論。
榜眼是宋文華跟林凱威之爭。今年業餘好手普遍較少,以目前可能選秀名單來看,很難找出比這兩位更適合的人。就算真有這樣的人,大概也尚待養成,要以即戰力的標準來看,幾乎只有他們兩位符合。而且,第一輪選海歸選手有額外的好處,就是不用付簽約金,如果球團有預算限制,這點也會納入考量。
影片來源:Kaiwei的棒球小天地🤩
宋文華的部分,我知道很多人對他的球速有疑慮,不過關於他近期唯一的投球影片,只有今年他投的第一場球,後續無論是在3A或是高階1A都沒有相關影片。而去年他在高階1A,也曾測到最快球速約150公里,只要調整得宜,我想這部分不用擔心。
他最大的問題是健康狀況,畢竟他從學生棒球時代開始便長期操勞,去年也曾因傷休戰兩個月。如果他能維持健康,想能有不錯的壓制力。此外,目前從影片可看出,他擁有快速指叉球跟大曲球兩種垂直系變化球,且都有不錯的壓制力。因此,他面對左打的壓制力十分出色。對於目前滿是強力左打的中職來說,也能大大加分。
高承鴻
會選的球隊,小年也有小年的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