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棒球防守戰術|兄弟內野趨前守備失誤,讓樂天嚴宏鈞短打推進 All Safe

面對桃猿樂天嚴宏鈞的觸擊短打推進,中信兄弟內野採取「100%完全趨前守備」,卻在跑位的時候出現隱形失誤,差點陰溝裡翻船,對於完全趨前防守特色為何?該注意什麼?成為本文介紹的重點。

作者:T-Chen

老鼠壓死貓

棒球防守戰術|兄弟內野趨前守備失誤,讓樂天嚴宏鈞短打推進 All Safe------這篇文章寫得很好,但作者完全搞錯重點了。

那個PLAY中信兄弟是打了牽制二壘的暗號,游擊手江坤宇誘導式往三壘方向跑,二壘手岳東華進去壘包準備接牽制,捕手黃鈞聲打完暗號做了手套往下的手勢後,投手泰迪卻把球投出去。
所以這個PLAY結束所有球員都往泰迪看,教練出來就瞪著他,很明顯是投手看錯暗號,不是岳東華跑錯了。

T-Chen

謝謝您的閱讀和建議,我已經更新推測可能性了!

「無人或一人出局,一、二壘有跑壘員,內野完全趨前守備」討論

中華職棒6月28日六局下半,樂天桃猿3:5落後,無人出局,跑壘員攻佔一、二壘,輪到第八棒嚴宏鈞打擊,面對中信兄弟泰迪投過來的第一球,採取觸擊短打的方式,將球點向一壘側,目的是推進壘上隊友前進二、三壘。中信兄弟一壘手蘇緯達接到球,準備轉身傳向一壘時,卻發現一壘鬧空城,最後沒辦法將球傳出,讓樂天桃猿嚴宏鈞 本意是想利用犧牲短打推進,卻意外獲得安全上壘,形成無人出局滿壘的局面,也間接燃起樂天桃猿一波令人緊張的進攻氣勢。

對中信兄弟防守方來說,直覺對方會下達觸擊短打,而採取『100%內野趨前防守』戰術,卻在跑位的時候出現隱形失誤,還差點陰溝裡翻船。賽後二壘手岳東華受訪時也表示「暗號沒有配合好」。而這內野完全趨前守備防守特色為何?該注意什麼?成為本文介紹的重點。

請繼續往下閱讀

延伸閱讀:棒球進攻戰術|「無人出局,一二壘有跑壘員,觸擊短打推進」討論

何謂「完全趨前守備」戰術?其使用時機與特色為何?

「完全趨前守備」通常會用在無人或一人出局,一、二壘有跑壘員的情況,防守端認為打擊者將有極高的可能會採取觸擊短打方式推進跑壘員,而採取完全趨前防守布陣,目的是封殺前位跑壘員(二壘跑向三壘)而提前進行之賭注式佈陣,若野手跑位錯誤,就很難造成效果。

在臺灣會俗稱(100%趨前戰術,另一則是50%趨前戰術),差別在「絕對會」和「可能會」執行觸擊短打的機率高低差別,非指實際會發生的機率。

請繼續往下閱讀

比較有趣的是日本棒球稱之為 ブルドッグシフト,翻譯為「鬥牛犬式防守」,意旨此縮小防守範圍的陣型跑動,如一壘和三壘手趨前就像如鬥牛犬垂下臉頰一樣,因此得名。此防守更被前日本國家代表隊稲葉篤紀監督,視為未來棒球在面對突破僵局制時,必要練習的戰術之一,因為突破僵局制就是設定在無人出局1、2壘有人的情況下進行的。雖然各國職棒目前沒有突破僵局,但此戰術在亞洲地區仍被廣泛使用。

執行此防守戰術時,須注意的部分?

(一)通常會先針對二壘跑壘員進行牽制:此戰術佈陣主要目的就是封殺二壘往三壘跑的跑壘員,在執行戰術前游擊手會從跑壘員後方往前繞往三壘進行引誘動作,目的就是縮小跑壘員的離壘,或牽制跑壘員(配合二壘手),以增加推進三壘的難度。

(二)內野完全趨前佈陣─游擊手跑位啟動:投手啟動投球的時機點為游擊手跑向三壘壘包時,同時大聲給予投手如「バント」、「OK」或「丟」等口令,投手接收口令後啟動投球動作,同時三壘和一壘手一起向本壘衝去進行防守。完全趨前防守方式很多,本文針對游擊手跑位啟動佈陣時,各守備位置移動與注意事項說明:

請繼續往下閱讀
  • 游擊手:配合牽制跑位移動,向三壘壘包前進時,給予口令,並衝向三壘補因為趨前而空出的位置。
  • 投   手:接收口令後,啟動投球動作,並將球投向「好球帶」位置後向本壘方向趨前防守。
  • 一、三壘手:一、三壘手在投手啟動後,往本壘方向趨前防守。
  • 二壘手:向一壘壘包移動補位,準備補一壘手因為趨前而空出的位置。
  • 外野手:確認打擊者擺出短打後,重心稍微趨前向內野守備,防止暴傳或虛觸實打的擊球。
內野完全趨前佈陣─游擊手跑位啟動法
圖片來源:作者自行設計

(三)阻止二壘跑壘員進壘為優先:包含投手和趨前野手在內,接到球後首要目標便是將球傳向三壘,阻止二壘跑壘員進壘,若無法封殺二壘往三壘之跑壘員,則可以選擇第二志願,改以刺殺擊球跑壘員。

綜合上述,作者個人推測可能是中信兄弟二壘手岳東華或投手泰迪看錯暗號,在游擊手離開二壘壘包誘導跑壘員,二壘手岳東華移動進入二壘,此時投手進行牽制,但投手卻啟動往本壘投,造成來不及跑向一壘壘包補位的情況,才會造成樂天桃猿嚴宏鈞也安全上壘 All Safe 的情況,讓防守方突然陷入了危機。

中信兄弟二壘手岳東華先跑向二壘壘包,發現苗頭不對,再往一壘補位已經來不及了
圖片來源:截圖於 CPBL TV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