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全卸下投手身份的那段期間,尹柏淮將同樣畢業於崇明國中的學長劉致榮,視為榜樣:「因為學長也是受過傷,徹底休息後重新出發,飆出了158公里的球速。」儘管高二重返投手丘時,尹柏淮初期球速僅130km/h出頭,但透過加強重訓和小肌肉鍛鍊,他只花了半年就將自己推上高峰狀態。高二玉山盃被選入台南市代表隊,尹柏淮站上投手丘丟出150km/h的火球,驚豔四座,高三黑豹旗更飆出自身生涯最速的153km/h。除了有著本屆參加選秀的青棒投手中最快的直球,尹柏淮尚有滑球、曲球、指叉、變速等球種搭配使用,被球探視為潛力股的他,有望成為白河商工隊史上第一位打職棒的球員。
小學三年級開始打棒球、成為統一獅球迷,當時的尹柏淮就萌生了打職棒的夢想。然而傷癒歸來的他,如今則說:「棒球是我的興趣。」也許正是經歷過傷與痛、經歷過輾轉流離甚至一度打算放棄,才更讓尹柏淮體認到:唯有一直懷抱著對棒球的興趣與熱情,才是能讓自己在這條路上長久投入並樂在其中的關鍵。
陽明高中舒治浩
出生日期:2004年07月15日
身高體重:177公分/74公斤
投打習慣:右投右打
求學經歷:台北市桃源國小、台北市陽明國中、台北市陽明高中
舒治浩國小就讀於家附近的北投桃源國小,起初學校並沒有棒球隊,不過因為家人在打乙組棒球,有比賽時舒治浩就會跟著到球場玩。國小三年級時,學校成立了棒球隊,舒治浩笑談加入球隊的機緣:「那時候不太喜歡讀書,剛好教練來問我要不要參加,我就去了。桃源算是比較偏僻的小學,人不多,所以學校裡大部分的人也都在球隊裡玩,當時從沒想過未來要透過打球升學,是後來慢慢打出興趣,球隊也開始有一點點成績,自然而然走上了這條路。」
少棒、青少棒時期,舒治浩多擔任投手與二、三壘手,但自認打擊不佳,國三決定專心朝投手發展。然而國三畢業前,舒治浩卻因肩膀韌帶嚴重撕裂傷被迫休息,他說:「那時候手連動都沒辦法動,一舉起來就會痛。原本也考慮過開刀,但因為風險太高,怕再也回不了球場,所以選擇靠中、西醫復健治療。」
自陽明國中畢業後,舒治浩與雙胞胎弟弟舒治偉一起直升陽明高中部。起初看弟弟在場上比賽,帶傷的舒治浩心中格外焦急,很怕自己會跟不上大家,迫切地想要趕快復出。回憶起那段時光,舒治浩說:「一開始因為著急,我拿到球就想丟,可是越是這樣,肩膀就越痛、傷就越嚴重,後來就被迫徹底關機。」有過這段經驗,也讓舒治浩知道循序漸進地透過訓練修復傷處、提升身體素質的重要。「後來就每天做教練開給我的菜單,加強受傷部位的肌群訓練,靠重量訓練補強肩膀部位小肌群的肌力,去包覆、支撐受傷的地方。」
花了將近一年半的時間,舒治浩重新站上球場的中心位置投手丘,並在升上高三之後,將先前努力訓練的血汗一一收穫成果。先是在黑豹旗首戰飆出147 km/h的速球,接著在16強面對綠色怪物高苑工商,更以完投完封的驚豔表現一戰成名。同年底的新北富邦U18棒球邀請賽,舒治浩一舉拿下投手獎與最佳九人兩項大獎,這份肯定給了他投入職棒選秀的決心。
然而一直在進步的舒治浩並不滿足於此,今年在玉山盃又飆出149km/h,刷新自己個人最快球速。除此之外,舒治浩還有著滑球、彈指曲球、變速、指叉等球種,續航力佳,是本屆高中生投手中相對度完成高、有望成為職棒即戰力的好手。如今均速約落在144、145km/h,擔任先發的舒治浩即使丟到60、70球,也能保持在這個對多數投手而言是極速的球速,他說:「我不會怕自己體力不夠,只怕自己稍有怠慢會被對手抓中,所以上場每一顆球都是用十分力在丟、都是全力對決。」
起初只是機緣湊巧接觸到棒球,但在與烈日紅土、冬雨寒風奮戰過的這些時光裡,棒球早就與舒治浩的生命再也無法分割。他笑著說:「沒有棒球,我可能現在不知道荒廢在社會的哪個角落吧。」少年青澀的臉龐飽含了歷傷歸來、浴火重出的人才會有的堅毅,也許正是如此,令他更加珍惜踩在投手丘上每一刻,用盡全力地投出的每一顆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