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2/07/14

道奇再生工廠又多一人?Tyler Anderson的爆發並非偶然

Tyler Anderson,2011年科羅拉多洛磯首輪選進的投手,也輾轉待過巨人、海盜與水手,Anderson除了新人年以外的成績都不盡理想,但今年32歲的他卻跌破了大家的眼鏡。截至目前91.1局的投球繳出3.15的防禦率,每局被上壘率僅1.03,他甚至還是道奇輪值中fWAR最高的投手。

作者:里諾

JK47

Observed Spin是指用球路最終的movement去推測spin axis,而不是打者看到的spin axis

打者看到的旋轉軸還是投手投出去的那個旋轉軸,只是球路的實際位移沒有照著實際的旋轉軸break而已

比如打者看到的是1點鐘方向的spin axis
但球路位移的方向 是一般3點鐘方向的spin axis才會出現的位移
後者就是文中提到的observed spin

里諾

不好意思,這部份是我沒弄清楚。非常感謝提點,也已修正內文,未來撰文會多加注意

Tyler Anderson今年與道奇簽下一紙一年八百萬美金的短約,在有著Clayton Kershaw、Walker Buehler、Julio Urías的輪值下,在季初只被認為是填補後段輪值深度的選項之一。季初前兩場比賽還是Anderson中繼登板,總計8局的投球只掉了兩分,並隨著Andrew Heaney的受傷讓他獲得先發的機會。

事實上今年道奇的輪值問題不小,Kershaw依然缺席過一段時間、Heaney至今只投了三場比賽、表現迷航的Buehler也在六月中被放入60天傷兵名單,所幸Tyler Anderson與Tony Gonsolin補上了這些空缺。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數據皆統計至7/13

GS/G

IP

ERA

WHIP

K%

BB%

fWAR

14/16

91.1

3.15

1.03

21.1

4.1

2.0

 

差一點完成的無安打比賽,只可惜維持8.1局後被大谷翔平敲出三壘安打後退場。

Anderson生涯都是個飛球型的投手,即便是大放異彩的今年,滾地球率也是低於聯盟平均的39.2%,再加上三振不多,因此如何不被打得札實更為重要。

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K功不算了得,但Anderson能讓對手打不好,今年面對到的打者僅有31.3%的HardHit%。這個數字多優異呢?先發投手中只有Alek Manoah(27.2%)和Julio Urías(29%)比他更好,另外Ranger Suárez與Shane McClanahan與他並列31.3%。被擊球初速是聯盟前段班的86.2mph,5.6%的Barrel%也低於聯盟平均。

那麼Anderson是如何進化的呢?我們先從遇上右打者的情況講起:

 

右打者

註:根據Savant,Anderson曾在2021年有2次滑球的紀錄,由於樣本數太少在此忽略。

對上右打者的配球接近2020球季在舊金山巨人的他,40%附近的變速球搭配上四縫線、卡特球為主。Anderson四縫線的使用量逐年減少是很合理的決定,他並非能丟出95mph的投手,今年四縫線的均速落在89~92mph,上飄效果也不夠理想,使得他利用四縫線攻擊好球帶時往往遭到痛擊,這些減少的使用量一部分用卡特球來代替,用來攻擊右打者內角的表現會比四縫線亮眼許多,而更重要的是今年變速球的改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是他去年的變速球:

而這是在道奇的版本:

 

 

使用率(%)

打擊率

長打率

Out Zone%

Chase%

Chase Miss%

2020

43.2

.215

.312

62.9

36.8

39.7

2021

31.2

.247

.475

60.4

39.1

38.3

2022

39.0

.168

.244

60.7

46.2

55

Savant將好球帶設定為Zone,Out Zone%代表壞球的進壘點,而Chase%代表這些壞球打者有多少機率會出棒,那麼Chase Miss%就會是這些壞球的揮空率。

你可以看到這兩顆變速球是不一樣的東西,今年的變速球下墜幅度比以往還大。若與大量使用變速球的2020年相比,同樣投向右打者的外角低卻更能引誘打者出棒,造成更多的揮空,無疑是對上右打者最有效的武器沒有之一。

 

當然不僅是肉眼可見的位移量,轉軸的差異也能佐證這件事: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