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在營養師身上學習到的重要觀點,在此提供給各位讀者參考:
一、乳清蛋白跟酪蛋白對於腸道敏感者 (例如:乳糖不耐症或對乳製品過敏者) 會有反效果。如果誘發乳糜瀉或腸道炎,就會使吸收效率下降;此外,被誘發的發炎反應會增加身體對蛋白質的使用量 (用來製作免疫球蛋白、修復組織的原料以及發炎性的賀爾蒙) 。因此,腸道敏感者仍需根據自身體質來挑選合適的蛋白質來源 (例如:考慮選擇植物性蛋白質)。
註1:乳糜瀉:
會影響小腸的自體免疫疾病,通常在食用會引起過敏的食物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後會引發典型的症狀包含胃腸道症狀,例如:慢性腹瀉、腹脹、吸收不良與降低食慾…等等。
二、當胰島素濃度在 ~5 IU/mL 已達胰島素阻抗者的標準。為避免運動後增補的醣類與蛋白質刺激更多胰島素,進而更加重胰島素阻抗,有胰島素阻抗者,可能不適用運動後的營養增補。
註2:胰島素阻抗:
指胰臟沒有任何病理問題時,脂肪細胞、肌肉細胞與肝細胞對於胰島素的濃度反應不足。通常是由於人體攝入過多醣類與蛋白質而細胞來不及儲存與代謝,因而導致胰島素阻抗,不再讓營養素進入細胞內,除非胰臟分泌更多胰島素。隨著情況發展,胰島素阻抗的情況加重,即便分泌大量的胰島素也無法刺激肌肉細胞與肝細胞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以及脂肪細胞不再吸收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最後導致代謝症候群,例如:第二型糖尿病或高血脂症。
資料來源:
Deldicque, L. (2020). Protein intake and exercise-induced skeletal muscle hypertrophy: An Update. Nutrients, 12(7), 2023.
參考資料: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乳糜泻
https://zh.wikipedia.org/zh-tw/胰岛素抵抗
圖片來源:
https://mf.techbang.com/posts/1333-the-concept-of-resistance-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