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6/01

【亨力考古】新規拯救盜壘數─大聯盟130年盜壘風氣與趨勢的轉變

大聯盟新賽季打到現在,相信大家已經感受到一項變化:盜壘回來了。「盜壘減少」過去幾年大聯盟趨勢之一,本季導入幾項新制度,就包含對跑者有利的制度,使得本季大聯盟盜壘頻率暴漲。大聯盟盜壘的風氣,其實也是經過幾次高峰和谷底,究竟風氣在過去130年之間是如何轉變呢?

作者:亨力

列出近代快腿Carl Crawford、Jose Reyes和Juan Pierre,各自拿過的最大合約,前兩位巔峰時打擊不錯,所以拿過上億元的合約,但更會跑的Juan Pierre,拿過最大張的合約只有5年4400萬。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一點,有不少打擊能力優秀的快腿,為了降低受傷風險,所以減少盜壘次數,像是Mike Trout和Byron Buxton,球隊會以他們的傷病史,要求他們不要盜壘,今年Buxton轉DH,也是因為同樣的理由,這種風氣近年越來越明顯,不過每支球隊方針都不同,像 Ronald Acuna Jr.就沒有被限制。

總結現在腿哥遇到的問題,除了盜壘能力,還需要其他優點,譬如還不錯的打擊或頂尖的守備,才能獲得穩定的先發機會,考慮要穩定出賽並追求大合約,或是顧慮球隊的利益,優先發展打擊能力,而只是加分項目的盜壘放一邊,就是球員合理的決策。

 

不過,盜壘戰術一直都沒有絕跡,《The Athletic》找到守護者教練Sandy Alomar,根據他的說明,守護者球團大量研究投手的習慣和趨勢,找出適合盜壘的時機點,而他們發動盜壘的頻率跟成功率都名列前茅。同樣的研究,相信各隊都在做,今年修改規則導致成功率上升,才會更頻繁的發動這項戰術。

請繼續往下閱讀

跟60年代的文藝復興非常不同,這次並沒有像當初,重新發掘盜壘的價值,而是在盜壘原本的價值下,依照成功率而提高發動的頻率。

今年修改規則,確實讓盜壘再次復甦,但跟以前不一樣的是,盜壘從快腿們的秀場,變成更純粹的戰術,我們或許還能看到單季5、60次盜壘,但以前那種單季百盜的盛況,或許已經是上個時代的神話了。

 

延伸閱讀:

請繼續往下閱讀

源自迷思與賺錢的聖殿:美國棒球名人堂的起源故事

【亨力考古】重回2001:超級新秀鈴木一朗與Albert Pujols眼前的棒球世界

【亨力考古】從「完投至上」到後援投手出現,再到終結者最高傑作Mariano Rivera

【亨力考古】想逃卻只能面對現實─名將Ted Williams迥異於棒球的飛官生涯

天分直追Buster Posey?金鶯狀元捕手Adley Rutschman的過人之處

談現役三巨投Verlander、Scherzer、Kershaw,各自的生涯成就與目前的歷史地位

有光必有影,紐約閃電Jose Reyes的光輝面與黑暗面

=================================

資料、數據來源:MLB官網、Baseball Reference、FanGraphs、CBS SportsThe Athletic紐約時報美國棒球研究協會Wiki

 

我的Youtube頻道亨力米客思

我跟名人堂作者JohnnyHsu一起經營的Podcast節目亨尼沃可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