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亞洲盃男籃預賽 B 組的最後階段,分在 B 組的中華隊在預賽的最後一戰面對到中國隊,雖說苦吞三敗的巴林已經確定會是分組最後一名而被淘汰,但此役的結果仍會決定複賽的對手,因此仍不得馬虎。兩個禮拜前,中華隊才剛於世界盃資格賽被中國隊血洗了 36 分與 41 分,然而當時中華隊乃以青年軍對上中國的主力陣容,參考價值不高。而這次亞洲盃的對決,中華隊乃集結了所有國內外的主力來應戰,是名符其實的國家隊陣容,再加上中國隊於世界盃資格賽後,相繼有成員感冒和身體不適,主將周琦甚至缺席了先前兩場對上韓國與巴林的比賽,不過中華隊也並沒有太多的好運,因為這場比賽先發小前鋒劉錚也缺席。

儘管近期受病情的影響,中國隊開局就打出一波攻勢,而且是靠高強度防守來製造快攻,中國隊 212 公分的王哲林頻頻成為快攻箭頭,在阿提諾回防不及的情況下,中華隊剩下那又矮又瘦的四位球員自然守的顧此失彼,讓中國隊快攻打起來相當輕鬆。不過高壓防守自然也導致了中國隊大量的犯規,甚至在第一節中段就已經累積了四次的團隊犯規。而中華隊這邊則是在開局過於的仰賴阿提諾,幾乎每波進攻都要讓阿提諾來發動,然而阿提諾在面對到中國隊的陣容真的沒有太多禁區的優勢,且一旦發生失誤或出手沒進,中國隊必定發動快攻,是不給阿提諾任何喘息的空間的。阿提諾在進攻端過多的單打與勉強進攻,對中華隊造成了傷害,然而當阿提諾下去後,中華隊又再次陷入絕對的身高劣勢,212 公分的周琦又豈是 197 公分的蘇士軒跟周伯勳能承受的?

第二節開局中國隊靠著防守反擊帶出的多打少快攻機會,再拿下了 8 分,將分差拉到了 17 分,且中國隊外線的把握度非常的高,第二節輪番靠著顧全、徐杰跟孫銘徽接連的投進三分球,第二節中段一度將分差拉開到 20 分,好險中華隊於後段慢慢地有找回了比賽的感覺,幾次的抄截和製造對手的失誤帶動了中華隊最擅長的三線快攻。雖然中國隊本場比賽也是快攻為主要的進攻策略,但當中華隊抓到幾次快攻的契機時,推進速度和快攻品質仍是優於中國隊的,只是這樣的優勢能發揮的時機不多,而這就是中華隊相當仰賴阿提諾的地方,雖然阿提諾第一節的進攻略嫌急躁,但他鞏固防守籃板的技巧仍然夠紮實,中華隊在第二節多次的快攻都是仰賴阿提諾在第一時間搶到防守籃板,才有推動的契機。
下半場中華隊展開企圖心更強的攻勢,且在開賽便順利地製造了王哲林的第四次犯規,不過最讓筆者想要提的是,該節中華隊在防守籃板端鞏固得更到位了,單節搶了九顆防守籃板和一顆進攻籃板,跟中國隊打平,更值得被肯定的是這九顆僅有一顆是阿提諾摘下來的,其他全是靠著全員一起鞏固下來的,在這九顆籃板的基礎下,中華隊在第三節推動的快攻的比例又再提高了,一度將比分追到三分差,且林庭謙在第三節也打得相當出色,單節共拿下 9 分 3 助攻 1 抄截,且罰球 5 罰全中,整場比賽更是拿下 30 分 5 助攻的成績。不過孫銘徽也不落人後,在中華隊追近比分的這種關鍵時刻,馬上跳出來再次將分差拉開,最後在第三節打完,中華隊仍是以 65 : 74 落後 9 分。

中國隊的孫銘徽在這場比賽真的展現出強烈的企圖心,既第三節中華隊追近比分的契機後,又在第四節頻頻透過擋拆,並抓住阿提諾速度不夠快的情況下切入得分,即使中華隊在他兩次透過同樣的方式得手後,迅速改以沉退的方式來守他,但依然被他用騎馬射箭的方式投進,連得六分,把分數拉到到十三分差。整場比賽孫銘徽拿了 16 分 7 助攻 3 籃板,是這場比賽中國隊的致勝功臣。反觀中華隊到了第四節進攻端陷入當機的狀況,陣地戰僅能靠阿提諾、陳盈駿、林庭謙三人的輪流單打,另外擅長的快攻也較沒有發揮的空間,最終便以 80 比 95 敗給中國。
中壢小跑車
推!
glacier1943
很好奇...如果沒有陳盈駿, 林庭謙, 劉錚, 跟中華隊 "青年軍" 有甚麼差別...拜託一下啦...甚麼青年軍, 還是筆者步調活得比較慢, 80歲才正值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