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2/07/28

請給分(2),拓荒者大手筆重整,卻站在歷史對立面

拓荒者的重整不是沒道理,把每筆交易單筆單筆看也都能說出原因,但合在一起給人的感受就是意義不大且看不出明確的方向性,Grant的交易很像是為了要給Lillard一個交代而已,要說拓荒者重整的動機像是薪資問題,不過重整的內容更像是代班總管Joe Cronin的個人喜好。

作者:春少

siltechhsu

“重整”這句術語相對於“重建”就好比“雞肋”一般, 也就是食之無味, 棄之可惜的意思!
更直白的意義就是球隊對目前陣容不具衝冠的信心, 但又不想直接淪為沒有季後賽希望的後段球隊, 或許為了維繫票房與球迷的情感面, 那就來點小補小鬧吧, 至少對球迷和球隊一哥有個交代, 看起來有在努力的樣子......之後再視球隊選進來的人才養成如何再決定下一階段的方向, 且戰且逃的概念.........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NBA,重整球隊其實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很多球隊的重整最後都成為重建前的過渡期,也許重整之初球隊並非要進入重建的想法,但發展過程往往不盡人意就順勢進入重建,一些原本季後賽首輪到二輪等級的球隊,還有靠著重整繼續維持甚至更好的例子,如本文的主角拓荒者,在2015年暑假一口氣汰換LaMarcus Aldridge等4名先發主力後,還連年維持在季後賽名單,更在2019年時一口氣衝進西區冠軍戰,但當最高成就已經在分區冠軍戰以上的球隊、透過送走至少是當打之年二哥等級主力進入重整的球隊,在2000年後沒有任何直接成功的案例,多數球隊更是走向衰落,文章開頭我們就先來看一下符合這段敘述的所有球隊。

 

註1:灰狼和灰熊在決定重整的當下已經摔出季後賽名單。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註2:像Shaq O’Neal、LeBron James、Kevin Durant、Kawhi Leonard等影響力過高的球員離隊就沒特別納入表中。

 

第一支符合條件的是2000年初期的溜馬,在2000和2002年兩度發動交易將原班底除Reggie Miller以外的主力全數汰換,當時的溜馬也算是這份名單中重整做的最有計畫的球隊,在經過3年朝氣蓬勃的練兵後帶著另一套班底殺回東區冠軍戰,可惜隔年遇到奧本山王宮大亂鬥事件,讓這支原本還有希望往下發展的球隊迅速解體。

 

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下來的2005年有3支球隊都符合條件,其中國王是在季中就交易送走Chris Webber,Webber也是這份名單中唯一被送走的一哥,國王當時將Webber合約拆分換回的球員影響不大,但後續也有嘗試引進如Shareef Abdur-Rahim、Bonzi Wells、Ron Artest等有牌子的球員來維繫戰力,最後就是多撐兩季首輪後再也沒進過季後賽,同時期的灰狼是在前一年殺入西冠戰後,隔年因傷兵和輪替強度降低等因素直接掉出季後賽,再隔年Latrell Sprewell發生養家人事件後就順勢進入重整而完全失敗,連續13年未嘗季後賽滋味,賽爾提克則是這份名單中最極端的案例,重整後隔一年跌至聯盟墊底,不過再隔一年就組成三巨頭奪冠,要說重整後唯一超越重整前團隊成就的只有賽爾提克,問題是賽爾提克當時的狀況更像是保留Paul Pierce的重建和抱團,戰績超大幅落差有點超過重整的定義。

 

2008年活塞用Chancey Billups去換Allen Iverson可以算是一次很經典的崩盤秀,是這份名單中最沒邏輯的重整案例,除了交易本身的失敗外,後續操盤重用Rodney Stuckey、大約簽下Ben Gordon和Charlie Villanueva讓活塞從包含2004年總冠軍的連續6年分區冠軍戰以上頂級強隊,直接衰敗到連續6年進不了季後賽。

 

小牛在2011年奪冠後,Mark Cuban來了一波所謂因應當下薪資規則的重整,兩年的時間將Dirk Nowitzki以外的主力全數汰換,那段時期小牛多數時間還能守住季後賽名單但過不了首輪,以比較客觀的看法,當時奪冠後的小牛被認知要挑戰連霸難度很高,但若維持原班底繼續拚,應該會比汰換後的陣容更有競爭力。

 

2012年雷霆挑戰完冠軍戰後因為薪資問題決定送走James Harden,當時這也是很有爭議的話題,很多球迷認知雷霆若開出頂薪續約Harden會比替代方案更好,不過以重整來說,Harden在被送走當下還排不進球隊前二主力,雷霆送走Harden也未造成太離譜的崩盤,之後四年還兩度踏入西區冠軍戰。

 

2017年灰熊在連續7年季後賽之旅中斷後嘗試重整,放棄原本grind & grit的中堅份子Zack Randolph和Tony Allen,但從前一年雖然未進季後賽還是有全年43勝直接掉到墊底,就順勢進入徹底重建,同年暑假東區的龍頭騎士發生內鬨,Kyrie Irving求去,騎士將其交易至賽爾提克雖然造成戰力衰退、然而整體影響有限,最後還是在LeBron Jame帶隊下奪下東冠而依然過不了勇士。

 

2019年火箭將Harden的後場搭檔從Chris Paul換成Westbrook,該季還是有打進第二輪但隨即進入徹底重建。

 

這些案例各球隊決定重整的當下都有不同動機,溜馬和灰熊是年紀問題、灰狼和騎士是內部問題、國王和火箭偏向於不看好Webber和Paul的健康、小牛和雷霆都可歸咎於薪資、賽爾提克和活塞則是總管個人喜好,這些球隊無論後續的發展好壞也都有拿出重整計畫,那怕像活塞拿出的是爛計畫也是計畫,甚至於包括活塞在內,這些球隊當下的計畫或有爭議、但並非是那種讓人覺得你就是要擺爛,而是真的都認真在重整,然而共同的結果是除了賽爾提克外,沒有球隊能重整出優於重整前的團隊成就,我們先不去講賽爾提克到底算重整或重建,若要將賽爾提克和其他球隊做一個明確的區分,賽爾提克奪冠時的球星強度優於重整之前,而其他球隊則無,所以這些看似都有合理動機也有計畫的重整,最終並沒有辦法獲得成功。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