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2/08/17

西甲第一輪—馬德里競技VS.赫塔菲—驚人的開季

延續上個賽季的陣型,Simeone依舊擺出最穩定的5-3-2來應對到對方相同的陣型。而第一場就有了「馬德里德比」這樣的大場面,肯定能夠讓球員更快進入狀況,迎接整個緊湊的賽季。

上賽季的失速,並沒有停止Simeone的改革進度,本場比賽的Simeone依舊在試驗如何將更多的傳球進攻元素帶入比賽中,將原本該踢中場的Llorente放回他的本位,邊路交給防守更強的球員去嘗試,中軸線上放置進攻能力更強的球員,讓中路能夠產生更多的進攻機會,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傳球能力更好的Witsel是在中中後衛的位置上。

延續上個賽季的陣型,Simeone依舊擺出最穩定的5-3-2來應對對方相同的陣型。而第一場就有了「馬德里德比」這樣的大場面,肯定能夠讓球員更快進入狀況,迎接整個緊湊的賽季。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先發陣容(5-3-2)

Jan Oblak

Stefan Savić

Reinildo Mandava

Axel Witsel

Nahuel Molina

Saúl Ñíguez

Marcos Llorente

Koke

Thomas Lemar

João Félix

Álvaro Morata

多位借將的回歸,讓Simeone有了更多的步陣選擇,而他也兌現了在訓練賽時的承諾,讓更努力、更積極的球員取得開幕戰的先發:

  1. Saúl Ñíguez踢左翼衛
  2. Morata先發
  3. Llorente回歸中路

回到馬德里的Saúl一如既前大家的預測,並沒有出現在正中場,而是轉往邊路發展而事實上。上個賽季前三輪尚未被租借前,Saúl一直就是這個位置上的不動人選,相信這個位置的熟悉度他已經有了,而且可拿出相對應的表現給球隊看,上賽季前三場就1球1助攻,加上季前訓練的認真程度,讓Simeone毫不猶豫就將他擺回了這個特別的位置。

同樣「認真」訓練的還有Morata,在球隊最需要9號的時候,他用季前賽4球3助攻的成績去表現自己在義大利所學,常常和Saúl留下來多訓練的兩人除了成績外,態度更是讓Simeone滿意,也因此取得了開季先發的機會。

最後最重要的改動莫過於Llorente回歸了中路,許多人擔心Llorente在去年下降後就無法回歸成為進攻的「雙十」機器了,但是在季前賽看來,回到中路的Llorente依舊保持著自身的威脅性,進攻可以一路跟到前頭、防守更是可以利用速度彌補自己的失位,回歸進攻端的Llorente將會活絡起球隊的進攻不順,回歸20/21。

請繼續往下閱讀

比賽過程:

雖然兩隊的教練都是西甲執教多年的教練,總計兩人總執教場數已高達700多場,但是馬競在近11年面對到赫塔菲是完全沒有輸球的,而挾帶季前賽的好表現,馬競來勢洶洶到阿方索佩雷斯球場迎接本賽季西甲的第一場德比。

跟上賽季完全不同的5-3-2,有了Llorente在中場,他的功能也更加明確,可以和Molina配合往底走,也可以更靠近Morata去接應前鋒。在一開賽我們就可以看到他在與Molina的配合後下底傳中,這樣的場面我們將會在接下來的比賽中常看到,而本場比賽的Llornete確實也繳出了4次的傳中。

在第4分鐘我們也可以看到,經由Reinildo換邊找到Molina後,他先將球回給Koke,馬上看到Llorente在中路的空檔,就有了往下穿的機會。

Llorente和Molina的配合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另外一項細節我們可以看到,邊路有了Molina的幫忙,一個往中間拉空間,而Molina往邊路靠,自然讓Savić有可以直接一腳直線的機會去進攻找到右邊前場的兩人。

Molina同樣也有讓Simeone將他帶回球隊的理由,在4分鐘時,Molina自己運掉了球,但他並沒有馬上回防,而是嘗試著將球給奪回,並且一路內切到禁區邊緣,最後由左邊的Saúl傳中結束這次的進攻機會。

這些進攻機會很多都必須倚賴大量的搶球和控球,而後防線上有一個人的加入,幫馬競帶入了這項元素。

馬競會有這麼多大膽的傳球選擇,很多人會歸功於Witsel的引進,在有更好的護球能力和傳球精準度下,在第2分鐘我們可以看到,藉由Witsel的後場,也讓馬競更勇於去嘗試控球這項任務。而賽後馬競58%的控球率也確實讓大家看到了他們這批的球員有更好的控球能力。

回到前場的進攻力上,很明顯在開賽階段會想要Morata擔任支點去做球,並且在5分鐘就有兩次這樣的動作,但可惜的是受到碰撞的Morata似乎無法穩定的將球給控制住,所以後面我們會看到接下來的高空球通常會做給Llorente和Félix居多。不過值得嘉許的是Morata的態度,像是5分鐘的第二次掉球,他會馬上去搶回球權,並且分到已經跑到位的Llorente再完成一次威脅性的進攻。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