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Team Story》波士頓塞爾提克 — 改寫近代NBA的「2大交易案」(1)

塞爾提克前總管Danny Ainge策動的「GAP三巨頭」交易案,以及後來把Paul Pierce、Kevin Garnett兩大神主牌送至籃網的決定,都間接成為近年各球星與球隊的「啟蒙」。

作者:JGT

NBA的歷史演進,其實與近代文明科技的進步極為相似,從草創(BAA時代)的11支隊伍,經過了長達70多年的發展之後,如今已有了多達30支隊伍。過去因為資訊傳播速度緩慢,曝光率不佳,更是在「籃球之神」Michael Jordan等人的協助下,成了風靡全球的品牌。不過現代「速食文化」的生活型態,同樣也影響了NBA的勢力變化,球員們不再遵循過去「一人一城」的傳統思維,而是選擇與朋友、球星組隊,把握自身身手最巔峰的時刻,追逐夢寐以求的歐布萊恩金盃。

請繼續往下閱讀

翻閱近年的NBA的勢力版圖變化,絕大多數的冠軍隊伍都是靠著1到2次的重大交易或簽約,成功拼湊好最終的奪冠藍圖。其中最被受爭議的,莫過於LeBron James在2010年夏天做出的「The Decision」

當時他與Chris Bosh一同加盟了熱火,與同梯戰友Dwyane Wade並肩作戰,成功在4年之內奪下2座總冠軍,除了影響LBJ後來轉戰各隊時的「建隊程序」外,更促使越來越多球星在連年的失利之後,決定離開最初的起點,走向真正的「舒適圈」。雖說LBJ因此背負了罵名,但他也多次將矛頭指向了2007年轟動一時的「GAP三巨頭」交易案,認為NBA的「組團文化」,都是因塞爾提克而起。

儘管筆者身為塞爾提克的球迷,並不認同LBJ的說法,不過也不得不承認,塞爾提克前總管Danny Ainge策動的「GAP三巨頭」交易案,以及後來把Paul Pierce、Kevin Garnett兩大神主牌送至籃網的決定,都間接成為近年各球星與球隊的「啟蒙」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看見曙光到重返黑暗

1988年塞爾提克勇奪隊史第16冠之後,球隊就走入了沉痛無比的黑暗期當中,除了Larry Bird、Kevin McHale先後宣布退役,本被視為新時代接班人的Len Bias、Reggie Lewis更是接連猝逝,就連擺爛到極致,本應成為囊中物的Tim Duncan、Kevin Durant,也因為超衰的籤運,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落入他人手裡。

1996年開始更連續6年未打入季後賽,雖這段期間選進了Antoine Walker、Pierce這對雙槍,但依然未能扭轉球隊命運,直到原總教練Rick Pitino下台、助理教練Jim O'Brien扶正後,不但成功幫助球隊重返季後賽,甚至還闖進了東區冠軍賽。然而就在此時,塞爾提克易主了,新老闆Wyc Grousbeck上任、聘請自己昔日的偶像Ainge回鍋擔任總管,一連串的「甩賣」也就此展開。

Ainge於2003年5月新官上任之後,一直到2007年Ray Allen交易案以前,他一共策動了多達17次的交易案,將看似即將重返興盛的綠衫軍再次打回黑暗期,當中還包含Walker的「2度交易」。雖然美其名是幫助球隊避開了豪華稅、累積選秀權,卻也讓視贏球為首選的波士頓球迷,以及孤軍奮戰的Pierce逐漸失去鬥志,決定向球團發出最後通牒,這才因此造就了GAP三巨頭的成形。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地獄一舉衝回天堂

Ainge究竟是如何完成「GAP三巨頭」陣型?這部分可以詳讀老溫大撰寫的系列專欄,藉此瞭解更多有關當年時空背景的天時、地利、人和。雖然GAP成功幫助綠衫軍打出隊史第三佳的66勝16負戰績,並在冠軍賽擊敗了世仇湖人,奪得隊史第17冠,但時至今日為止,長達14年的時間卻也不過如此,故也被許多球迷戲諷「一冠吹十年」

為什麼說這筆交易改寫了NBA的歷史?因為它明顯地體現出球團、總管在球迷與球員雙重壓力下的心境。假設當時球迷們沒有經歷「天堂→地獄→天堂→地獄」的20年時光,Pierce也沒有經歷好友、老大哥先後被甩賣,失去待隊動力,進而向球團放話的話,或許Ainge仍會持續著他的「洗球員大法」

Pierce、Garnett與Allen為了生涯首冠的犧牲與付出,影響了LBJ對於冠軍與生涯的看法;Ainge這套帶點運氣成分的「炒短線」經驗,則獲得了死對頭Pat Riley的仿效,最終又在「LeGM」的終極改良之下,先後於騎士、湖人獲得成功,一波推著一波,造就了現今球星高流動率的NBA。

 

《延伸閱讀》:

Team Story---NBA各隊大事紀

141場季後賽的等待…塞爾提克最值得尊敬的「老灰阿」:Al Horford

Ray Allen讓位「三分球王」!即使紀錄被Curry刷新 他仍是獨一無二的「主力射手先驅」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