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Team Story》不梭哈的那種以後──回顧18-19的七六人分歧點

今天,筆者想帶大家回顧的,是那個在陣容上迎來飛躍性質變的18-19賽季。究竟七六人當時有什麼選擇?兩條歧異的世界線,又可能會有什麼樣的結果與發展?讓我們回到四年前的友愛之城,聊聊一些無傷大雅的往事。

作者:yen76wolfherd

「關於Simmons的定性一直困擾著七六人,也始終未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從選進Markelle Fultz、交易Butler,甚至是今年季中緊盯著Lowry不放,都再再顯示費城球團從未將Simmons視為一名首選的持球點。」

這是費城記者 Kyle Neubeck在去年九月Simmons風波甚囂塵上時,於評論中留下的段落。雖然已時隔幾近一年之久,費城亦已迎來James Harden這名以單打創造空檔的真正持球者,但在這個等待籃球最高殿堂再次開賽的炎炎夏日中,不免被高溫帶進幻想裡。Simmo大在文章中已將費城的「過程」介紹清楚,而今天,筆者想帶大家回顧的,是那個在陣容上迎來飛躍性質變的18-19賽季。究竟七六人當時有什麼選擇?兩條歧異的世界線,又可能會有什麼樣的結果與發展?讓我們回到四年前的友愛之城,聊聊一些無傷大雅的往事。

  • 2017-18賽季 52勝30敗 第二輪遭4:2淘汰
  • 2018-19賽季 51勝31敗 第二輪遭4:3淘汰
  • 2018-19賽季 交易前 8勝5敗

背景

請繼續往下閱讀
曾經在過程中留下腳印的他們,終究必須離去 圖片來源:Dipa.com

17-18賽季的七六人在長達七年的「Process」以後,第一次迎來令人詫異的質變結果,從16-17賽季的28勝飆漲至接近翻倍的52勝,從聯盟爐主搖身一變成為惜敗分區準決賽的勁旅。能有這樣的突飛猛進除了過程時代累積下來的Saric、Covington、McConnell等優質綠葉外,三個改變讓Brett Brown領軍的費城青年嘗到第一次的季後賽滋味。

其一是上個賽季因為瓊斯骨折(第五跖骨骨折)而整季報銷的Ben Simmons兌現天賦,讓費城在轉換快攻得分上從前一年度的墊底效率,擁有些許的進步(每回合1.01分到每回合1.07分)。其二是Joel Emiid迎來四年生涯最健康的一個賽季,在出賽場次倍數增長(31場至63場)的同時也沒有效率下跌,On/Off Court的攻守效率值皆排名全隊前三,其影響性可見一斑。最後也是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在球隊薪資空間還有將近34M的情況下,沒有嘗試搶下準球星等級的Hayward、Lowry等人,而是穩紮穩打以一年的溢價合約簽下Amir Johnson(11M)與JJ Redick(23M),後者與Simmons在半場陣地戰中的配合更是現今仍令人津津樂道的畫面。

請繼續往下閱讀

僅管季賽以Embiid的宰制力與Saric、Simmons頻繁的切入與策應奪得大量勝場,但來到針對性強的季後賽賽場以後,團隊發揮為主的七六人便陷入苦戰。Simmons不但在內縮的防守下於G2僅僅攻下一分,連帶影響季賽36.9%的三分命中率掉到第二輪八隊中,最低的30.9%;Embiid在Hoford防守的98個回合中,也僅繳出36.4%的命中率,讓美好的賽季結尾顯得有些黯然。但已然嘗到成功滋味的Brett Brown顯然沒有打算在此停步。

Q:如果是一名需要球在手的自由球員,教練組會反對他加入嗎?

A:如果那個你描述的球員真的很棒,我們會嘗試找到解方的,我相信。這是我能夠給出的最棒答案。  —Brett Brown

至此,在自由市場招募Lebron失敗以後,費城沒有選擇放棄,仍持續規畫完成上面談及的計畫。

而結局,大家都已親眼目睹。

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實

共同入隊的他們,在籃框上緣旋轉的皮球中結束合作 圖片來源:Sky Sports

18-19賽季,在Fultz復出表現沒有馬上到位、Covington的三分命中率又起伏不定的情況下,Jimmy Butler與灰狼的內鬨給了費城趁虛而入的機會,以Covington、Saric、Bayless外加一張次輪簽的簡單籌碼,就盤來了這名身上僅有一年合約的聯盟前50球星。

而在Butler還尚未完全融入球隊體系時,費城選擇了更激進的決定──在球隊截至一月取得34勝18敗優異戰績的前提下,以當年表現穩定的新人Shamet與兩個首輪選秀權作為主菜,交易在Doc Rivers手下打出生涯年的Tobias Harris。從副手轉型的Harris又一次回到他熟悉的位置,但本季穩定的三分能力卻在球隊空間改變以後一落千丈(43%-31.6%)。儘管有些跌跌撞撞,但仍走到東區第三的位置,與公鹿、暴龍三強爭取與宇宙勇對戰的門票。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