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夏天 NBA 自由市場,一條又一條大魚確定新東家,卻仍瀰漫一股詭異氛圍,大夥都在等 Kawhi Leonard 做出決定,才剛領軍多倫多暴龍拿下隊史首冠,想回家鄉洛杉磯的傳聞一直沒停過。究竟是會留在多倫多,還是 Leonard 加入湖人與 LeBron James 聯手,或前往快艇呢?直到開市近一週的 7 月 6 日,Leonard 終於下定決心加盟快艇。更大的驚喜是,一起來的還有打出 MVP 身價的 Paul George。
快艇以 Danilo Gallinari、Shai Gilgeous-Alexander 再加上史無前例的 7 枚選秀籤、數年的順位交換權,向雷霆換來 George,若以單一球星而言,這筆交易代價十分沉重,但快艇獲得的不只是 George 一人,還包含 Leonard 的加盟承諾,組成現代 NBA 最強的鋒線組合,晉升豪門勁旅。許多人忘記的是,這支球隊昔日被稱為「萬年爛隊」,2021 年前不曾打過分區決賽,這是首次有如同 Leonard 一樣的重量級球星願意投靠。
回顧 2021 年季後賽,快艇連續兩輪季後賽挺過 0-2 落後壓力,分別逆轉擊敗獨行俠、爵士,首度挺進西區冠軍賽。或許在同城的湖人眼裡,根本不值得一提,隊史坐擁 17 座總冠軍,早已不稀罕。快艇卻不適用同一標準,即便享有洛杉磯大城市的光環,卻始終無法與湖人相提並論,長年沒有球星願意加盟。在 2017、2018 年 Chris Paul、Blake Griffin 先後離隊終結 Lob City 時代,快艇僅花了 2 年鹹魚翻身,一舉招攬 Leonard、George 兩大球星,更成為眾球員亟欲前往效力的隊伍,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不坦克」速成重建
一切要從 2017 年夏天說起,握有球員選擇權的 Chris Paul 離開快艇,替 Lob City 時代畫下句點。他主動牽線火箭,替前東家留下了第一批重建資產,包含 Patrick Beverley、Montrezl Harrell、Lou Williams 還有一枚首輪選秀權。快艇則改以圍繞 Blake Griffin 作為重建核心,開出一份五年的頂級合約,宣示邁向下一世代,並簽下義大利高砲台 Gallinari 以及當年歐洲第一控 Miloš Teodosić,試圖持續挑戰季後賽,但計畫只進行了不到一季。
17-18 賽季初期,快艇遭遇大量的傷兵,作為主力的 Gallinari、Teodosić、Beverley 傷勢不斷,再加上 Griffin 跟著倒下,面對即將停滯的賽季,管理層決定「大轉彎」。無預警在季中將 Griffin 交易送往底特律活塞,換來第二批重建資產(Avery Bradley、Tobias Harris、Boban Marjanović 以及選秀權)。
這堪稱近年「最冷血」交易,作為快艇選中的狀元球員,Griffin 始終未曾獲得擔任一哥的機會,好不容易等待 Paul 離隊,能證明自己值得這份 5 年頂薪,卻不到半賽季就遭到母隊拋棄,球迷肯定是難以接受的,卻是快艇重組不得不的一步。
Paul、Griffin 離開後的第一年,是快艇近 10 年唯二缺席季後賽的賽季,他們仍拿下 42 勝,若非嚴重的傷兵浪潮,距離季後賽並不遙遠。但不可否認的是,快艇擁有一票看似不差的球員,卻無法確定誰是未來的基石,彷彿每一人都是過客。
快艇球團並不著急,第一步先寄望於 2018 年選秀會的 2 枚樂透籤。先後選擇有 6 尺 6 吋的高控球 Shai Gilgeous-Alexander 以及 6 尺 4 吋射手 Jerome Robinson 作為第一梯的重建核心,確定身材、防守、籃球智商是未來的組隊方向。前者雖已經離開洛杉磯,但連兩賽季繳出平均 23 分以上的火力,成為雷霆的當家得分手,顯見快艇球團當年的好眼光。
Tobias Harris 則在這段期間扮演穩定的得分箭頭,曾被譽為「小甜瓜」,擁有 4 號的壯碩身材,可以在低位進攻,穩定的外線更是符合當代潮流。然而,快艇明白 Harris 無法作為重建主力,僅願意開出 4 年 8000 萬的價碼續約,遭到拒絕後,促使球團在 18-19 賽季再度將 Harris 轉賣,一連三筆交易,讓快艇不僅得到 4 枚選秀籤,更入手 Landry Shamet 以及 Ivica Zubac 等關鍵綠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