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棒球防守戰術|味全龍「內野五人佈陣」術,守住富邦悍將滿壘計?

味全在面對富邦九局下的反攻頻頻出招,一出局,三壘有人,祭出「內野五人佈陣」戰術,讓通常只有四位野手的內野,突然增加一位野手,其目的為何?本文將藉以探討特殊,卻常見的內野五人佈陣使用時機與特色為何?

作者:T-Chen

佳偉

看著電視轉播的當下,有兩個想法浮現
1. 想到當初蔡榮宗也是下這個守備戰術,然後投手犯規
2. 富邦太早把林益全放上來了

T-Chen

感謝您的分享唷!

當初銀幕拍到林益全時,大概猜想會派他上來,因為只要將球擊向外野就有機會得分,而且氣勢正好,若派他上來剛好可以延續氣勢。

可惜味全見招拆招!但林益全確實是有點太早出來了,畢竟後面還有近況不錯的阿德,或許可以擺在他後面保護,效果也不錯!

「內野五人佈陣戰術」防守戰術討論

中華職棒8月29日味全龍出戰富邦悍將,九局下半,一人出局,富邦悍將攻佔三壘,兩對比數2:2平手,此時味全龍隊連續宣告兩次四壞球,分別保送林益全和張進德,讓跑壘員攻佔滿壘。隨後換上內野手吳東融鎮守在二壘壘包附近,形成「內野五人佈陣」( 影片2:10 )...

在棒球比賽中通常內野只有四位野手,但突然增加一位野手,其目的為何?本文將藉以探討特殊,卻常見的內野五人佈陣使用時機與特色為何?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何謂「內野五人佈陣」防守戰術?其使用時機與特色為何?

內野五人佈陣( Five-man Infield;内野5人シフト),通常使用在棒球比賽中無人或一人出局,三壘有跑壘員,為防止失一分的情況,藉由新增一名外野手進入內野區域協防,變成五位野手的佈陣,縮小防守範圍,增加雙殺機會而設定之佈陣。但由於放棄一名外野手守備外野區域,因此若被擊出深遠飛球,將更容易造成大量失分的風險,屬於賭注性大的戰術之一。

美國職棒最早出現此防守戰術是在 1950年,道奇隊總管 Branch Rickey 在春訓時使用 (李秉昇,2020)而日本職棒則流行於 2006年 廣島鯉魚總教練 Marty Brown 的廣泛執行,當時還掀起一陣「Brown Shift」旋風,甚至之後還被原辰德、栗山英樹等監督廣泛運用,在春訓期間還特別將此防守戰術列入練習項目,目的就是防範未然,以備不時之需。在數據為基礎的棒球比賽中,必須得靠佈陣來提升作戰策略。

內野五人佈陣是屬於常見且基礎,賭注性大的戰術
圖片來源:截圖於 CPBL TV,作者自行編輯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內野五人佈陣」通常會發生在下列情況?

(一)比賽後半段:比賽進入後半段,特別是最後一局或延長賽中,若進攻方獲得一分即贏得比賽時。

(二)無人或一人出局,三壘有跑壘員:簡單來說就是兩出局外,要全力阻止三壘跑壘員回本壘得分時,可能就會看到防守端使用。但若產生了兩出局,相較之下就不會給防守端產生較大的防守壓力,多半會選擇回到原陣型應對。當然戰術使用沒有絕對,只有機率問題,如日職歐力士隊就曾經使用此佈陣在一、二壘有人,兩出局時,是罕見的案例之一。

(三)絕不想讓對方得一分:兩隊比數平手時,或落後方就差這一分,而產追平比數,甚至持續影響戰局時,亦也可能進行此佈陣防守。

執行時還必須注意什麼重點?

(一)投手需要以投出低進壘點球路為策略:內野五人的佈陣目的就是要讓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並以封殺三壘跑壘員回本壘為目標。相對的,因為外野手僅剩兩位,若讓打者擊出外野飛球則可能形成安打的機率就會變高,所以投手在投球時必須要不斷的提醒自己要將以投出低進壘點的球路為策略。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二)補成滿壘計,雙殺抓好抓滿對於進攻端來說,這一分可能是勝負分。但防守端來不僅要控制失分,最好還可以朝向提高出局機率去防守。因此若能夠補滿壘包,將讓野手選擇增加,若剛好面對打擊擊出滾地球,或許不只有傳本壘再傳一壘地雙殺路線,亦可針對朝向最近的壘包為基礎,進行雙殺,減輕防守壓力。

(三)外野手採取趨前守備通常對方擊出安打,或深遠飛球,都將可以順利讓跑壘員從三壘回本壘得分,因此防守佈陣將放棄上述可能產生的擊球得分機會,主要會放在選手常擊球落點區域,且會趨前防守,賭注打者若擊出的小飛球,在接殺後還可能回傳本壘封殺的機會,而必須採取趨前防守。

中華職棒8月29日味全龍內野五人佈陣移動方式,與面對右打者時,內野佈陣偏向左半邊
圖片來源:作者自行編輯

比賽進入九局下半,富邦悍將剛靠著高國輝攻下追平分,立刻得把握住無人出局,攻占二壘的大好逆轉機會。高國麟利用犧牲短打將跑壘員推進至三壘,形成一人出局,三壘有人的局面,此時味全乾脆將富邦林益全和張進德直接保送,形成一人出局滿壘的局面採取「內野五人佈陣」,意圖防守三壘回本壘得分,同時製造雙殺機會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