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2/09/02

adidas Own the Game 五年計畫摘要 (完)

CEO Kasper Rorsted 與adidas宣布雙方合作關係提前終止,是執行不力還是策略錯誤?

作者:Kelvin Chang

Andre Lin

好專業的文章,謝謝

adidas官網在2022年8月22日宣佈將與現任CEO Kasper Rorsted (羅斯德) 提前結束雙方合作關係,在adidas找到下一任CEO繼任人選前,羅斯德將繼續擔任adidas CEO職務,至2023年為止。

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消息來的是又快又突然,羅斯德剛發布對於中國區業績反彈仍有信心的訊息不久,adidas也才在2020年與其續簽了一筆5年的職務合約,但這兩年間,市場對於boost鞋款系列的需求日趨疲軟、通路價格硬不起來、營銷重點的明星合作沒能成為助力,還多了中國藝人、新疆棉與Kanye West不爽adilette拖鞋也不買單Yeezy 2022活動的各種爭議,再加上連續五季中國區銷售衰退的硬指標失守,不難想像CEO所受的壓力之大,個人認為問題都是同一個 : 產品組合,而這確實不是憑藉著一流的頂尖管理體系就能改變的事情。

 

adidas Own the Game 五年計畫摘要 (3)

面對競爭激烈的運動市場,adidas將押寶在那些策略產品,帶領企業突破重圍?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羅斯德是adidas自1993年設置CEO一職以來的第三任人選,出生於丹麥,早年在Orale(甲骨文), Compaq(康柏)等知名科技企業累積經歷,其後在德國膠藥水大廠Henkel(漢高)一路高升至CEO,繳出亮眼的財務表現,並於2016年接任adidas CEO至今;在羅斯德擔任adidas CEO任內,boost鞋款的大熱主導了市場表現、積極投入數位營銷提振了adidas求新求快的品牌形象、人員組成更年輕多元凝聚團隊士氣,不僅使adidas守住了全球運動市場市占率第二的地位,還順利地完成旗下原有的其他品牌如健身運動Reebok、高爾夫TaylorMade的轉售,使全員重新聚焦adidas的品牌運營 -- 套一句業內人士的講法 : 「那些就不是我們親生的、遲早還是要賣出去」。

而這也是Own the Game五年計畫的基礎 -- 延續前一個五年的成功,再給羅斯柏下一個五年,讓他持續帶領adidas團隊,在財務、品牌、數位、人才和永續五個層面,都奪下市場第一的地位。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6至2020這五年期間即使在肺炎疫情的衝擊下,adidas的市場表現沒能做一個完美的收尾,但從營收、獲利、到各重點區域市占率,都較2015年時期有顯著的成長,那麼是什麼使得羅斯德和adidas會在續簽合約僅僅20個月不到的時間內,就決定提前結束合作關係呢?難道是這一份針對2021至2025未來五年的adidas發展策略"Own the Game",出了什麼差錯嗎?

比較體貼一些的說法,是現任CEO羅斯德這兩年來為了要帶領團隊度過疫情難關下的重重限制與挑戰,投入了過度的精力,因此是時候讓繼任人選「重開機再築新里程」,而比較不大客氣的分析師則直指adidas接續需要找一位對於產品開發有想法的新CEO來,類似Nike前任執行長Mark Parker,本身就是鞋款設計師出身,能夠挑選對的產品,能主導鞋款的走向。

從產品工藝的角度來看,adidas一直都是十分熱衷於探究新製程的品牌,從機械結構取代鞋帶系統、中底內嵌傳感器、各種發泡材料、針織鞋面與天然環保面材,再到晚近的4D中底列印應用等,可以說只要是能拿來製鞋的技術,adidas就勇於推出相應的鞋款,在羅斯德上任之前是如此,之後也是如此,這是adidas人所自豪的企業DNA,正如同其創辦人Adi Dassler的名言 : 「人們也許認為我推動了現代製鞋技術的變革,但我更認為自己是一個運動員,聚焦裝備的改良以提升運動表現」。

然而從個人的觀點來看,全力嘗試新製程以改善產品性能,與消費者願意花錢買鞋衣,這之間原本就不是一個等式,Own the Game五年計畫當中強調重新劃分adidas的三個品牌調性 : Performance、Original、Sportswear,要"Sharpening the edges and maximizing credibility" -- 把復古潮流、專業競技、運動生活三個領域的差異明確區隔開來,讓三個領域的子品牌印象能夠極大的凸顯鮮明,正是點出了adidas當前的困境 -- 做什麼都很好、但都不是最好。

UB21和UB22是不是一雙設計創新、線條優美、做工精良的高階跑鞋?是,但把後跟的Boost用量增大,對於絕大部分的跑者,不管是日常訓練或長短跑,都沒有性能上的實質幫助。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