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賽季,9月20日,洋基巨砲Aaron Judge打出2022賽季的第60發全壘打,成為史上第6名60轟巨砲。
西雅圖水手於9月30日贏球後,確定會以美聯外卡資格晉級季後賽,這一刻,西雅圖等待了21年。雖說季後賽第二輪被休士頓太空人橫掃出局,不過,對水手而言,這已經是彌足珍貴的曙光。
國聯外卡系列賽,在對費城人的第二戰,紅雀慘遭完封,在三戰兩勝的系列賽中被橫掃,一代名將Albert Pujols生涯正式落幕。

這三件事有什麼關聯呢?上一次單季60轟是2001年,水手上次進季後賽是2001年,Pujols的新人賽季,也是2001年。
2001年賽季極其精采,兩聯盟各出現一位超級新秀,這兩位新秀都成為世代級巨星,賽季雖然一度因震驚全美的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中斷,不過後來重啟,Barry Bonds成功創下單季全壘打新紀錄,水手追平史上單季最多勝場,洋基再度闖入世界大賽意圖挑戰四連霸,只是,最後迎接他們的是王朝覆滅。
21年間,棒球世界有著翻天覆地的改變,接著一起回到2001年賽季,重看那時的大聯盟,重看鈴木一朗和Albert Pujols的新秀賽季,一起回味那一年的精采賽季。
邁入新世紀的大聯盟
2000年,19世紀最後一年,西元紀年度過第一個2000年。
美國職棒度過了130年,由國聯和美聯組成的「MLB」過了97年。走過死球年代,走過Babe Ruth的巨星旋風,走過種族藩籬的抗爭年代,走過二戰後的球隊搬遷與擴張,走過勞資對立的風風雨雨,MLB欣欣向榮地迎接新世紀。
MLB在1998年再度擴張─也是至今最後一次擴張,迎接亞利桑那響尾蛇和坦帕灣魔鬼魚(後光芒)兩支新球隊,30隊的規模延續到現在。聯盟與分區劃分唯一的不同之處,休士頓太空人當時還屬於國聯中區,未來才轉到美聯。
當時網路正興起,但是不像現在如此多元,沒有社群網站讓球迷們賽前賽後討論,沒有Youtube可以回顧當天比賽的精彩片段。手機主流還是按鍵式,還沒進入人手一機、隨走隨滑的時代,要等未來手機性能與網路訊號技術進步,球迷才有辦法隨時有空打開手機看比賽。
電視轉播是看比賽的主流,只是轉播單位不像現在,能及時告訴球迷剛才這球轉速多少、變化軌跡怎麼走,或是剛才的全壘打多強勁、仰角幾度,台灣這時也有MLB的轉播,洋基、勇士成為那時代台灣棒球迷的記憶之一;紙本的報章雜誌,還是資訊傳播的重要方式,用網路看新聞還不是主流,台灣那時還有令資深球迷們懷念的民生報。
近年開始看球的球迷,應該相當熟悉各大資訊、數據網站,Statcast系統為基礎的數據網站《Baseball Savant》和進階數據網站《FanGraphs》,都還沒誕生,重要的資料網站《Baseball Reference》才剛架設不久。
進階數據方興未艾,用「WAR」引戰的日子還要等一段時間,還有一項定義上比較「傳統」的數據還沒出現─「中繼成功」,在2005年才成為大聯盟官方正式數據。
前一年,2000年賽季有個「經典式」的結局:名門紐約洋基在世界大賽再度勝出,拿下隊史第26座冠軍並完成三連霸,下一個賽季的目標,自然是挑戰四連霸。
誰是當時最強打者?可謂競爭者眾,Mark McGwire是最可怕的重砲,Sammy Sosa與他一時瑜亮,論技巧與力量兼備的全能強打者,Barry Bonds,Jeff Bagwell、Larry Walker、Manny Ramirez都是一時之選,剛打出生涯年的Jason Giambi也該名列其中。

至於最強投手,與其他投手的差距就明顯許多了。Pedro Martínez在聯盟平均防禦率4.77的2000年賽季,投出防禦率1.74的鬼神成績,完成美聯賽揚獎二連霸,堪稱地表最強右投;Randy Johnson同樣完成賽揚獎二連霸,而且已經連續三季投出超過300次三振,他自稱地球第二左投,沒人敢稱第一。

1994─95年大罷工結束後,MLB自由市場成了有錢球隊的獵場,自由球員身價水漲船高,成了休賽季的議題焦點。
2001年季前更有不少爆炸性消息。年產40轟且守備優異的水手巨星游擊手Alex Rodriguez,投身了自由市場,德州遊騎兵以10年2億5200萬的肥約簽下,這是史上第一筆總額破2億、均薪破2000萬的合約。除此之外,洋基跟Derek Jeter達成10年1億8900萬續約,Manny Ramirez以8年1億6000萬的合約投奔波士頓,超過1.5億的合約在未來會越來越常見。
fb - 邱仕丞
好文!
亨力
謝謝肯定~
JohnnyHsu
原來那麼多巧合,很酷!
亨力
感謝大大抬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