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遊戲中都會有角色進化的劇情,不過通常這些進化都有限度,然而現實世界中並不是這樣的,而洛杉磯天使的大谷翔平便是最好的案例,儘管去年已經拿下MVP,卻一再的讓世人跌破眼鏡,如今球迷腳旁的碎玻璃都還沒清乾淨,大谷卻早已開始著手實驗他的新武器:伸卡球!
投手大谷的生涯年
去年都拿下MVP了,今年為何還會是生涯年?原因很簡單,因為投手大谷又再度進化了!請看以下表格:
| ERA | FIP | 三振率 | 保送率 | 四縫線均速 |
2021 | 3.18 | 3.52 | 29.3% | 8.3% | 95.7 |
2022 | 2.58 | 2.54 | 33% | 6% | 97.3 |
無論各種評估數據,大谷都比去年還要強大,可說真正投出了王牌身手,他的K/9值是全聯盟先發投手最高,FIP排在聯盟第四名,WAR也排進先發投手第七名,而且他的局數還是前十名中最少的,體現他投球的品質有多好!
而他今年蛻變的關鍵,不外乎將滑球改造成威力強大的Sweeper,又提升了其使用量,降低品質較差的四縫線受到狙擊的可能。
然而大谷並不僅滿足於此,他依然持續開發新球種以及更多的球路組合,而近期的最新力作,便是8月15日粉墨登場的伸卡球!
未來新武器?100英哩的伸卡球
由於八月中才登場,整體使用量僅1.6%,但這無損這顆球路可能的璀璨未來,首先是球速,大谷的伸卡球均速與四縫線相近,可達到97.3英哩,最速可以衝破三位數!除了球速以外,大谷這顆伸卡球的位移也屬佳作,21.5英吋的下沉優於聯盟平均3.1英吋,水平位移也略高於聯盟平均,光就球速與位移來看,這顆伸卡的球威已經十分難打了!
縫線飄移流(SSW)效果
Shohei Ohtani, 97mph Sinker Movement. pic.twitter.com/G8Xi1RZnnx
— Rob Friedman (@PitchingNinja) August 27, 2022
看看這顆97英哩的伸卡球,相信讀者肯定會對最後往右打者內角竄的尾勁感到印象深刻;筆者以為這正是縫線漂移流(SSW)的效果,欲得知該效果的詳細介紹,前幾天本站作者JK47著有鉅細靡遺地介紹文,推薦各位去看一看。
簡單來說,當投手在投出伸卡球時,若刻意讓球的上緣持續的有縫線通過,便能在空氣與縫線的作用下,使球路產生額外的位移,而且因為這是在球路往本壘板過程中產生的,變化時機點相當的晚,也就是所謂的Late Movement。以伸卡球來說,則是會產生往右打者內角竄的位移,無論水平跟垂直都有,增加了打者掌握球路的困難度,根據數據統計,具備優異SSW效果的伸卡球,能讓對戰擊球仰角壓制在0以下,也就是說對手幾乎都只能擊出沒有威脅力的鳥滾,開啟守備練習!
*註 : 會受到SSW影響的不只有伸卡球,還有卡特、Sweeper跟變速球
那大谷的伸卡球真的有這種效果嗎?此點可以透過Spin Direction中Spin-Based與Observed兩表的差異來看,此差異又稱為2D Deviation,Baseball Savant上以時鐘盤面來表示,其他網站則是用角度,數值越大代表SSW效果越顯著,而大谷這項數據的表現是60分鐘,與Logan Webb、Alek Manoah等伸卡球大師齊名,雖然與Marcus Stroman等SSW高手相比還差點火侯;控球上,從零散的投球分布來看,大谷也還在適應自己的新球種,但瑕不掩瑜,綜合以上球速及位移的表現,足以體現這顆伸卡球可能的球威多麼恐怖,這也是為何本文稱大谷再度讓世人看見無限的想像空間!

關於本段落提及的Spin Direction,相關數據都可以在Baseball Savant上找到 ,請參照:
fb - 林哲豪
沒有最強 只有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