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2/09/16

《領航猿21-22賽季點將錄》施顏宗:給我一點時間,我還能再次飛翔

大部分的籃球員都需要所謂的「熱機時間」,球員在許久未上場後,往往需要重新適應場上的節奏,就算平時都很努力練球,上了場後又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偶爾也有像總冠軍賽的宋宇軒這樣的反例,不過從本季的數據來看,本文的主角施顏宗是屬於前者。

作者:Luphan

曾經有朋友在某場比賽時問筆者,那個誰不是射手嗎,先前都被冰了那麼久,現在這種追分時刻還不用,欲待何時?但大部分的籃球員都需要所謂的「熱機時間」,球員在許久未上場後,往往需要重新適應場上的節奏,就算平時都很努力練球,上了場後又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對手不再是練習生或隊友,而是同樣會為了贏球付出一切的人,敵隊的教練團可能在賽前一天就已經擬定應對你的策略,另外比賽的氛圍也會與練習完全不同。多數球員都會需要花時間適應這些,偶爾也有像總冠軍賽的宋宇軒這樣的反例,不過從本季的數據來看,本文的主角施顏宗是屬於前者。

領航猿剛成軍時,施顏宗曾有身著領航猿的球衣為球隊打熱身賽,甚至還有一次快攻扣籃,讓「 阿飛 」這個因傷而沉寂一段時間的綽號又再次被球迷期待起來,雖然第一年領航猿球迷沒等到施顏宗的身影,但領航猿在第二季季初把他和幾位璞園的主要輪替球員找進後,外界都一致認為這會是陣容深度上的提升。沒想到,上半季施顏宗只打了兩場比賽,平均上場四分鐘不到, 0 分 0.5 籃板 1.5 失誤,失誤甚至比籃板、得分等正向項目來的高,在這成為職業球員的第一年,施顏宗迎來一個不太順遂的起頭。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自從顏行書教練接掌兵符以來,施顏宗獲得了充足的表現機會,他的數據也就正常了多,出賽場次有了倍量的成長,球季末也有打過先發,跟上半季只能把板凳坐熱的任務比起來,猶如重獲新生。而施顏宗也沒有辜負教練團給他的信任,頻頻用積極性為球隊做出貢獻。從顏行書教練執教以來,施顏宗平均可以拿下 4.5 分 4.3 籃板 1 抄截,只可惜這樣的蛻變仍不足以幫助球隊改變下半季的戰績。我們可以確認的是,施顏宗是有能力為球隊做出貢獻的,他只是需要多一點的適應時間來證明自己。可是職業賽場的現實面不言可喻,下個賽季又有狀元張鎮衙、S.Sakakini 等人的加入,要怎麼爭取到飛行所需的準備時間,可能依然是個大考驗。

 

本季球風分析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學時期施顏宗會有阿飛的綽號不是沒有原因的,當時甚至還和高健益有過一次 UBA 也少見的空中接力扣籃,可惜隨著在 SBL 多年的征戰和各種傷勢影響,施顏宗的身體已經難以回到那個狀態,不過他依然透過積極度來幫助球隊,像是在防守端主動溝通的觀念,另外球場上若有任何爭取球權的機會,像是進攻籃板、抄截、補防等需要仰賴態度與活力的項目,我們總能看到施顏宗的身影 ( 如下方的動圖一 )。若扣除掉戴維斯,施顏宗那聯盟本土最高的 1.57 顆進攻籃板數據 ( 而且效率也是本土球員之最,每分鐘平均 0.9 顆進攻籃板),也足以證明他的這項特質。也許他不再能像年輕時飛那麼高了,但他運用靈活與機動性去追進攻籃板和飛撲救球的態度,並沒有隨時間而逝。

施顏宗另外還有一些堪用的技能,像是三分與傳球,這兩項並沒有精通到對手需要特別針對的層級,但相對的讓他能偶爾拔一顆三分冷箭或是來個妙傳,下半季更有段時間能繳出 62% 的三分命中率。但筆者認為這也是施顏宗最大的問題,那就是在各項技術上都僅是合格而已。以筆者過去的觀念,積極的球員都有機會成為防守球員,但施顏宗卻不是像林金榜那樣的防守專家。上述提到施顏宗曾有一段時間的三分命中率高達六成,然而更早之前他的命中率是慘澹的 12%,感覺也稱不上是射手。再加上不三不四的球路,讓他從打法到能力都有點尷尬,若想要在第三季的領航猿脫穎而出,施顏宗勢必得想辦法找出進攻籃板之外的另一項特長。

請繼續往下閱讀

 

賽季回顧

施顏宗無法獲得上場時間的狀況,早在熱身賽就看的出來,一直要到熱身賽的最後一場,施顏宗才首次得到超過雙位數的上場時間,那場比賽他一分未得,倒是搶了 7 顆籃板,而且筆者認為他當時對於防守籃板的卡位觀念應該是全隊最積極的。施顏宗已多少有把自己的強項和優點展現給教練看,不過可惜這些特質並沒有獲得鄭志龍教練的賞識,如前文所提,整個上半季,施顏宗只打了四分鐘。

但在顏行書教練執掌兵符後,教練團開始把上場時間平均分配給許多先前沒表現機會的球員,施顏宗慢慢的獲得一定程度的上場時間,換教練後的第一戰就打了七分鐘,後續上場時間也慢慢提升到雙位數。3 月 27 號在新莊的客場比賽,施顏宗把握到了一次快攻 2+1 的機會,順利拿到自己在 P.LEAGUE+ 的第一個進球,當下他振奮的舉起雙臂,好似一吐先前不順遂的怨氣,該場比賽施顏宗拿下 7 分 4 籃板 2 助攻 3 抄截,也投進第一顆三分球,此時的施顏宗才正要開始體會職業賽場。

在獲得上場時間後,施顏宗的外線手感卻始終不見起色,除了上述對國王時投進一顆三分外,接下來的幾場比賽是怎麼投怎麼不進。直到 4 月 12 號對上夢想家的比賽,施顏宗迎來了他在 P.LEAGUE 生涯的首次先發,不僅繳出 9 分 5 籃板 3 助攻的成績,久違的三分總算是投進了一顆。 4 月 27 再戰夢想家,他拿下 7 分 9 籃板,近乎 double-double 的表現,並在例行賽的最後一場比賽拿出 10 分 6 籃板的成績,這是他在 P.LEAGUE+ 生涯首次達到雙位數得分。且在獲得先發後,施顏宗的外線就突飛猛進,這段期間三分球投八中五,雖然這代表他外線穩定性有待加強,不過至少讓他 P.LEAGUE+ 的首個賽季最終還是有個還不錯的收尾。



下季展望:切入、經驗

領航猿暑假的補強相當積極,施顏宗下季要爭到上場時間仍不容易,筆者認為他可以多觀摩璞園前輩蔡文誠的球路,同樣都是籃板意識相當好的前鋒,而且都是不靠單打或三分等顯學就能幫助球隊的影子功臣,差別在於蔡文誠無須再轉型,而且比施顏宗老練的多。先來談轉型的重要性,它足以讓施顏宗出眾的卡位觀念變成劣勢,下動圖便可看到打禁區的施顏宗都卡好位了,卻仍被 Jankovic 在頭上摘籃板的現象,然而若他是主打外圍,則其籃板意識應該都能優於對位者。打外圍的問題在於施顏宗並沒有太多面框的進攻能力,在外線持球時施顏宗除了偶爾可以賭一把三分以外,沒有太多能威脅對手的招式,這是施顏宗可以嘗試去加強的部分。

要像蔡文誠一樣轉型到三號也許有一定的難度,不過要像蔡文誠一樣的老練則又更是困難了,大家不妨多去留意富邦勇士的比賽,在關鍵的攻防時,蔡文誠總有辦法做出 winning play,而且比起投進致勝球,更多是透過關鍵的卡位、補籃、救球或甚至犯規,來幫助球隊贏球。相較起來,施顏宗在關鍵時刻的存在感並不高,不過他仍有這機會朝此球風的路線邁進。尤其林金榜與林耀宗兩位征戰多年的好手相繼離開,從選秀補進的兩位前鋒都是菜鳥,已經是去年最年輕陣容的領航猿,又變得更加年輕,勢必會需要有大賽經驗的球員來引導。

 

21-22點將錄:

喬丹 | 施晉堯 | 施顏宗 | 林正 | 陳昱瑞 | 關達祐 | 吳家駿 | 林金榜 | 林耀宗 | 羅賓森 | 貝索維奇 | 黃泓瀚 | 陳冠全 | 蘇志誠 | 李家慷 | 溫立煌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