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Hans、Fu
受訪者 Josh Fan
翻譯 汪六
美術 Max
(如果有聽節目的觀眾可能會發現摘譯有跳過一些對話,也有某些句子改變順序,甚至也有譯者為了補充意思而添加的詞,目的都是為了讓文字能完整表達出 Josh Fan想表達的事情,如果對翻譯的內容有指教歡迎留言或私訊,感謝。)
小人物上籃 EP. 406 Feat. Josh Fan林書豪生涯籃球推手 - Spotify連結
【小人物專訪】林書豪訓練師 Josh Fan專訪摘譯 Part II
【小人物專訪】林書豪訓練師 Josh Fan專訪摘譯 Part III
Hans
關於 Josh豐富籃球旅程的一點背景介紹。林書豪在大學的時候,Josh義務的做他的訓練師。當時你在 Boston College而林書豪在 Harvard,之後你正式地成為他的訓練師。不管林書豪去哪裡,你都在身邊掌管他的訓練,也因為這樣你連續來了台灣九年。然後你現在來到小人物上籃願意跟這個世界分享你的經歷,你自己也有 Podcast跟 YouTube頻道叫做「Awaken Training」,也是因為你想要分享你這一路所見所學。而在這幾年作為全職訓練師的你甚至還有律師執照。
Josh
我高中校隊是在 Maryland的一個小城市,而我並沒有厲害到可以打(美國的)大學籃球,但是大學的時候在 Boston College 以靶子隊員的身份幫忙女子校隊訓練了四年。在大學那四年我開始對訓練還有進步的過程本身這些事著迷。我甚至可以說,相較於籃球,我可能更愛籃球訓練這件事情。
大學的時候我同時也是肌力與體能訓練的實習教練,在 Maryland兩個很有名而且跟很多籃球員合作的肌力與體能訓練教練下面工作。美國東岸的 DC/Maryland/Virginia區域出產很多有名的籃球員,例如 Kevin Durant、Steve Francis、Michael Beasley、Ty Lawson等等,這些球員都在這個區域的學校打球,所以那個實習機會讓我在 18、19歲的時候就有機會開始累積訓練,或者至少幫忙訓練,這些高水準運動員的經驗。
在 2004年的時候還沒有 YouTube或者 Facebook,Facebook可能是那個時候剛開始,然後 YouTube是接著之後才出現。所以那個時候跟現在的訓練風氣很不一樣,還沒有所謂的技術發展(skill development)訓練師,我是自己開始免費兼差的做,因為我太愛籃球了。
我跟林書豪是透過家族朋友牽線,然後去看了他的一場比賽認識的,接著我們開始計畫一起訓練。他還是大一新生,而我是大三正值顛峰的時候,我們第一次在球場上一對一鬥牛,最後我 11比10擊敗他,但是那次之後我再也沒有贏過他,之後的 16年他再也沒有讓我贏過。
那個時候我們常常開著如果林書豪進 NBA的話那我要不要當他的訓練師之類的玩笑話。當我剛從 Boston College畢業的時候,其實我當時的生涯規劃並不太明朗,因為我當時不覺得我能透過當訓練師賺錢。再加上我來自一個傳統的亞洲家庭,父親是一位醫生,家庭的壓力來看我只能選擇醫生、律師、從商或者工程師。我當時數學並不傑出,也沒有修那些預備醫科的課程,所以我只剩律師這個選項,結果我就去考了 LSAT(Law School Admission Test),然後去念了三年的法學院。
我在法學院的第三年,正好是林書豪 Linsanity在尼克隊爆發的時候。當時林書豪就問我想不想要去替他工作。我跟他說:「讓我先考完律師資格考吧,我在法學院蹲了三年,好歹讓我考過再說。」結果我考過了 Maryland的律師資格考,我把資格證交給我媽然後跟她說:「謝啦媽,我要去追逐自己的夢想了,林書豪會付我薪水所以妳別念我了。」而那就是我職涯的開始,成為一個全職的訓練師。那年我 26歲,我現在 36歲,已經十年了。
Hans
所以你是如何在求學、包括唸法學院的這一路上準備自己讓自己能成為全職的訓練師?
Josh Fan
我從來就不是班上最聰明或者學的最快的人,但是我覺得我的一個隱藏技能或者天份就是觀察力吧。我是一個善於觀察,會持續的關注細微的變化、細節,然後會不斷的消化觀察到的東西的人。然後再加上,我雖然沒有很多的興趣,但是只要我有興趣的事情,我就會一直不斷的鑽研,甚至到了著魔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