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聯MVP爭奪戰:別再叫法官去投球了!

2022年球季例行賽即將進入尾聲,然而相較於季後賽名額與冠軍隊伍的爭奪,很多人似乎更關注大谷翔平與「法官」Aaron Judge之間的美聯MVP爭奪戰。

作者:母體

巫旭鈞

我是這樣想啦,一個人只靠打擊貢獻值就比另一位又投又打的還要高,是要比甚麼?

母體

或許對很多人來說還是很難接受吧,所以才會出現文中這樣的說法。

a.sam803

法官會衝很高,也有部分因為他是CF中線守備光譜有加成,但為什麼大谷投球的就要用DH來算打擊成績,明明守備光譜來說投手是最重要的,卻要在打擊時用加成最少的DH來算?

Leo Wei

很簡單啊 大谷打擊的時候 有90%的身分都是DH 今天大谷不打 天使會找一個打者還是一個投手頂他的DH位置?

a.sam803

@Leo Wei 錯了,目前大谷出賽26場,大聯盟一季162場,照理說大谷還有兩場先發,以比例來說他以投手身分打擊的比例是17%左右,問題在於大谷有打,不要問這種大谷不打的問題,這就跟為什麼法官不投一樣...

Leo Wei

@SAM803
真是抱歉 好那我改變說法 那83%的時間大谷不打是叫投手去打還是找打者去打?
然後假設問題是不是你先開始的啊 你好像也說過「 @JK47 而且,說真的大谷沒辦法守中外野嗎? 我是真的相信只要排他上去守,他也不會守得很差...」
以你的邏輯 事實上大谷也沒上去守啊⋯⋯
而且WAR的邏輯就是替代球員啊 所以你只要回答我 大谷今天休息沒打DH是找打者還是投手取代就好

fb - 顏良

我覺得法官的成就之所以會被拿來和大谷做比較主要是四點。1、大谷去年拿一個了。(連莊)2、洋基好不容易出一個人。(紐約媒體的影響力在操控)。
3、大谷不是美國人,(如果大谷是美國白人那法官理當吃土)。
4、法官沒有用禁藥。(掩蓋禁藥人佔據的歷史榜單,但反過來看,其實法官的紀錄,只要用禁藥就有機會可以打破)

如果今年MVP給法官,那法官就會是灌水量最高的MVP ,因為第二名是一個創造MLB歷史先河的日本人

反之如果法官拿第二,那還沒話說,因為他被一個打破歷史紀錄的日本人擋住了

母體

你說的幾點我同意一半。

法官今年之所以會被拿來比較,是因為他在場上的實際貢獻巨大,足以威脅甚至超越大谷「場上+場外」的貢獻。所以才會有爭執不下的問題。

如果大谷未來十年每一年都能夠保持聯盟最高場上貢獻,那我其實不反對他連續十年拿下MVP。但就像我文中說的,我反對以這種「歷史先河」的角度來頒「最有價值」的獎項,因為這個價值應該要看的是球員的場上貢獻,而不是場外成就。

母體

另外就是我認為,MVP投票上有種族歧視純粹是一個臆測性的說法,從去年全票通過的狀況來看,就不存在這種事情。

況且,我認為大谷的知名度宣傳效果從MLB官網的露出頻繁程度就可以得知,他的媒體效應完全不可能輸給任何一位球員,即便是紐約媒體強勢力捧Judge也不會真的對戰局有太多實質的影響。

讓Judge進入討論的最重要的理由,就是他的成績很好。

a.sam803

現在的問題是,WAR值並沒有把又投右打的數據量化,現在只是用沒防守的DH算法加上投球的成績,但大谷打擊的時候是也固定場次就會負擔投球工作。
嚴格來說,現在的計算方法對於大谷這種會一邊投球同時打擊的選手來說並不公平,也或許是大谷之前並沒有這類真正二刀流選手,上一個是貝比魯斯年代已經太久遠,而近代的進階數據又在沒有這類選手的情況下忽略了原來還有可能出現這種同手投打都有傑出表現的選手。

我能接受法官今年是MVP,但我真的覺得應該要替大谷這樣的球員再新增二刀流的貢獻值算法。

母體

印象中守備光譜應該是沒有計入投捕?我認為的確有可能把大谷真正視為一個「會打擊的投手」之後,應該會對他的WAR值產生一定的加分,不過我並沒有關注太多他的守備狀態,不是很確定這個差距有多少。

但我同時也同意你說的,即便今年「法官>大谷」的這個說法成立,大谷的價值應該還是可以有更多衡量的面向。畢竟他未來每一年都有可能持續出現在MVP的討論行列當中。

soracsu

只要法官沒用禁藥,最後繳出62+的HR,加上奪下三冠王的話,他覺得值得MVP。是說我也要跟法官道歉,季初他拒絕洋基七年續約時,我還認為他太高估自己,沒想到竟然狠狠被他打臉 XD

母體

不會啦,我認為當初應該沒有人想到他可以打得這麼好。

而且即便他能夠繳出這一季完全健康的史詩級表現,他個人的健康隱憂與年齡問題還是沒有完全被消除的XD

洪維澤

Aaron Judge身材條件會比大谷差嗎
只是不想練投手而已

大谷只是証明雙刀流本來就是存在的
但之前國聯投手要打擊卻打得很差但看訓練時間就發現練打的時間太少
所以只要規定投手野手都必須上場投球跟打擊,並且投球方式可以變成第一棒投第一局第二棒投第二局以此類推並可以換投(棒次相對換)這樣每隊有25個投手就不會有投手帶不夠的問題
訓練方式就跟大谷一樣並且再優化
到時候就不會覺得大谷很稀奇了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去年球季,大谷翔平完成了大聯盟史上首位真正意義上二刀流的壯舉,舉世震驚。且大谷翔平的二刀流可不是譁眾取寵的商業噱頭,在投打兩端的優異表現更讓他的「加總WAR值」技壓美聯群雄。在「歷史意義與實際貢獻」的雙重保證之下,以全票之姿成為了2021年的美聯年度MVP。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今年球季,大谷翔平的連莊之路遭受重大挑戰。正值合約年的洋基重砲「法官」Aaron Judge以同樣歷史罕見等級的成績表現強勢挑戰大谷的MVP衛冕寶座,整季目前為止累積WAR值高達10.7,力壓大谷的投打加總8.8,也讓今年度美聯MVP該獎落誰家的爭執逐漸加溫。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關於大谷與法官的爭論,主要在於「WAR加總是否能夠準確反映出大谷翔平的貢獻?」。對此,本站另一位作家JK47多有著墨,而我也傾向認同他的推論。如果要從WAR這個「目前為止稱得上最詳盡」的棒球貢獻累積數據來看,大谷翔平的場上貢獻值是略遜於Aaron Judge一籌的。誠然WAR值這個數據計算模式很有可能存在其未盡之處,但目前為止也並未見到有力的論述提出「大谷被低估之處」在哪裡。

而身為一個非以數據分析見長的寫手,本文更想要專注反駁的是一個來自大谷支持者,支持大谷翔平拿下今年度MVP的說法:「法官只是全壘打多了一點,但大谷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先驅者,這個獎毫無疑問是屬於他」。

請繼續往下閱讀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Aaron Judge在今年目前為止敲出了單季60發全壘打,即便近幾場進入熄火狀態,但仍非常有機會將這個數字持續推高。而雖然大概無緣挑戰由Barry Bonds所創下的單季73轟大聯盟紀錄,但有望能夠打破在1961年由洋基老前輩Roger Maris所創下的單季61轟美聯紀錄,成為新一代的「美聯單季全壘打王」。

然而有一個關於MVP爭奪的說法是這樣的。「Aaron Judge只不過是在追逐全壘打紀錄,即便他最後敲了70轟也不會超越Barry Bonds,但大谷自己就是紀錄」。

我對於這樣的說法抱持部分不同意。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然若以歷史意義相較,法官即便最終成為了「最純淨的單季全壘打王」,恐怕其歷史定位也未必會勝過「MLB首位雙刀流」的大谷翔平。但我並不認為所謂「歷史意義」應該左右單季MVP的票選戰局,最後我們應該看的是兩位球員實際的場上貢獻

Aaron Judge本季的成績表現可不僅是單純的全壘打多了一點,若只專注在全壘打支數上其實會忽略掉他正在締造一個無比偉大的賽季。本季目前為止極有機會挑戰美聯三冠王寶座的他不再是大家刻板印象當中的盲砲,而是一個全方位、無死角的超強打者。Aaron Judge本季目前為止的WAR值高達10.7,而根據Peter Appel的的推特,本季目前為止「整條打線的攻擊貢獻不超過Aaron Judge」的球隊就包括了:天使、馬林魚、皇家、落磯、國民、紅人、運動家、海盜以及老虎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