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2/09/30

活塞血賺還是別有深意?Bojan Bogdanovic交易案的贏家輸家

許多先前的報導都表示爵士相信 Bogdanovic、Mike Conley 以及 Jordan Clarkson 都至少各自值得一枚首輪籤,以爵士 CEO Danny Ainge 這隻老狐狸的個性,不好好討價還價一番,他是不會輕易將資產交易出去的。然而事實是,爵士在這筆交易中沒有拿到任何選秀籤...

房屋改造節目總是喜歡呈現「房屋拆除日」這種大破大立的畫面;同樣的場面在今年的 NBA 居然也能看到,猶他爵士隊以一個休賽季的時間,帶給全世界籃球迷「球隊拆除一夏」!

美國時間週四,繼先前兩位全明星 Rudy Gobert 以及 Donovan Mitchell 分別以高昂代價被送往灰狼和騎士隊後,爵士再度將陣中射手側翼 Bojan Bogdanovic 交易給底特律活塞,換來 Kelly Olynyk 以及 Saben Lee。

請繼續往下閱讀
照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爵士換來的報酬讓人著實吃了一驚。

首先,許多先前的報導都表示爵士相信 Bogdanovic、Mike Conley 以及 Jordan Clarkson 都至少各自值得一枚首輪籤,以爵士 CEO Danny Ainge 這隻老狐狸的個性,不好好討價還價一番,他是不會輕易將資產交易出去的。

然而事實是,爵士在這筆交易中沒有拿到任何選秀籤,而且拿回的唯一年輕潛力也是 23 歲的 Lee,身為二輪秀的他在活塞隊也沒有太多表現。而且對於一支重建球隊而言,換回一名明年還有合約的老將(雖然薪資是 Bogdanovic 的一半),實在讓人摸不著頭緒。

這項操作明顯地就是在新球季訓練營之前清空舊有陣容,以下為B/R所評比的交易贏家和輸家:

請繼續往下閱讀

贏家:底特律活塞

照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對於活塞隊而言,在現下執行一個 ” win-now” 的舉動確實有點奇怪,在此之前大多數的預測都認為競爭 Bogdanovic 的是那些冠軍相濃厚的球隊(或至少是季後賽二輪大熱門),而明顯地底特律目前還不到那個火侯。

Bogdanovic 的加入會讓整支球隊更強,但應該無法強到能成為東區冠軍的競爭者,他所帶來的主要好處就是能讓活塞的未來少主能打得更加輕鬆。

Cade Cunningham 在這個月將滿 21 歲,他在新秀賽季打出 17.4 分、5.6 助攻的不俗成績,重點是這樣的成績是在外線命中率僅有慘烈的 32.8% 的隊友的狀況下達成的(聯盟平均 35.4%)。

請繼續往下閱讀

Bogdanovic 的到來有如天降甘霖,他在上季場均出手 6.8 記三分球,外線命中率 39.7%,聯盟當中也只有 4 人能在兩項數據上同時超越他。Cade 身邊有了一名聯盟頂尖的射手,不只是會增加他的助攻次數,更是全方位地提升他的表現——畢竟現在外圍的防守者得要分心對位 Bogdanovic,如此一來 Cade 就能有更寬廣的切入空間。

這椿交易勢必會讓活塞少輸一些比賽,讓他們的樂透籤位機率再度下滑,但對於已經拿到未來基石的活塞而言,加入一名能穩當輔佐的功臣,絕對是利大於弊。

輸家:猶他爵士

照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爵士之所以會被評為「輸家」,很大一部份原因在於他們並沒有透過Bogdanovic 得手一枚首輪選秀籤。

當然我們並不知道 Ainge 所得到的所有報價是多少,或許根本沒有任何一支球隊提供首輪籤;不過無論如何,Bogdanovic 只換回這樣的報酬(一名非首輪等級的潛力股,以及一名合約超過一年的老將),看起來真的是一場損失。雖然 Olynyk 在下季的合約只有 300 萬美金保障,但 Bogdanovic 這一季合約就會到期。

當然,現在推斷交易的成敗仍有點武斷,如果 Olynyk 能保持健康,並打出過去五年之間的表現(場均 10.6 分、2.3 助攻、1.4 記三分球),在季中交易截止日前,很有可能會有季後賽球隊充當買家梭哈在他身上。

同樣的狀況也很有可能發生在活塞身上,Bogdanovic 在火力缺乏的汽車城很可能一口氣拿下 20+,搭配他精準的四成三分外線,這樣的甜美火力同樣很可能讓他成為活塞的完美兜售對象。

贏家:其他爭取 Conley 和Clarkson 的球隊

照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就像先前所提到的,爵士看起來像是鐵了心要拆隊,將現有的手上資產全部變現。隨著訓練營即將到來,加上 Bogdanovic 交易的消息,其他亟欲補強的球隊勢必會鎖定 Jordan Clarkson 和 Mike Conley,並且打爆 Ainge 的電話。

在先前兩大球星的交易案賺飽未來的選秀權之後,也許 Ainge 已經心滿意足,在接下來的交易就會採取較開放的態度,不太執著一定要盆滿缽滿。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