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MLB季後賽如火如荼開打,遠自東洋的日本職棒則悄悄宣布選手們旅美宣言—軟銀王牌千賀滉大肯定是眾所矚目,今年催出生涯新速164KPH、ERA更一舉壓到1.94並繳出全聯盟第五高的4.9WAR,大聯盟早垂延已久,千賀完全有本錢挑戰三到五年大聯盟長約。不過接下來人選倒是出乎許多球迷意料之外—藤浪晋太郎,近代日職最具爭議的先發投手之一。
藤浪晋太郎何許人也?他與大谷翔平同期進入職棒,投球天賦一度在其之上,在大谷生涯初期飽受控球之苦,藤浪正以18歲稚齡,憑藉一手火球立馬成為阪神虎隊當家王牌,之後三個賽季完全宰制全聯盟,根據DeltaGraphs資料,在14~16年之間總共累積了16.2WAR,平均一年生產高達5.4WAR。
只是阪神多年拙劣之養成體系,即便藤浪當時聲勢如日中天,仍屢次更改投球機制,更曾發生因單場三局失五分,遭時任阪神虎監督金本知憲下達懲罰性投球,該場用球數高達161球之荒謬調度,最終在2017年開始陷入投球失憶症一般的嚴重困境。在2017年到2021年之間,除了2020年,沒有一年保送率低於14.4%,肇因控球嚴重走鐘加上先天球速天賦,藤浪時不時就會將他飆破150KPH速球往打者身上砸,多年以來被球迷譏笑為投手丘上的殺人機器,阪神得出之唯一解是做出更多毫無道理的機制修改,非但沒有好轉跡象,反而讓他每況愈下。
最後他自行前往西雅圖知名棒球訓練中心Driveline Baseball,透過科學訓練一步步重新建立投球機制,2020球季開始出現明顯好轉,並在該年以後援投手屢屢飆出破160KPH火球來壓制對手,再度奪回球迷目光。今年轉回先發投出近年最佳表現,66.2局投球中,保送率來到生涯新低的7.6%,ERA/FIP/xFIP為3.38/3.42/3.26算相當可圈可點,均速甚至創下生涯新速154.2KPH,不難看出藤浪正重拾他過往極高投球天賦。
不過如果要挑戰MLB,球迷完全不難找出三四個無可辯駁之理由來質疑藤浪,支持者也自然能找出同等數量的論點來肯定他這場旅美行,針對這位可謂近代評價最兩極的亞職選手,本文將試圖找出幾個脈絡,再藉由這些資訊去試圖整理出藤浪是否在大聯盟佔得一席之地?
藤浪今年回春表現,不過是小樣本下的產物!
首先我們先看看藤浪過去六個賽季數據表格:
IP | BB% | K% | ERA | FIP | xFIP | WAR | |
2017年 | 59.0 | 16.6% | 15.1% | 4.12 | 5.76 | 5.53 | 0.2 |
2018年 | 71.0 | 14.4% | 21.5% | 5.32 | 4.61 | 4.74 | 1.3 |
2019年 | 4.1 | 26.1% | 13.0% | 2.08 | 7.57 | 8.78 | -0.2 |
2020年 | 76.1 | 11.7% | 24.9% | 4.01 | 3.64 | 3.94 | 2.0 |
2021年 | 48.1 | 16.8% | 21.8% | 5.21 | 4.89 | 4.89 | 0.5 |
2022年 | 66.2 | 7.6% | 23.6% | 3.38 | 3.42 | 3.26 | 1.5 |
如上表所示,藤浪過去五季只有2020年表現突出;唯一亮眼的完整球季就是今年,但也只有66.2局樣本數。今年的好成績將是他挑戰大聯盟的重要籌碼,但由於樣本數偏小,不禁讓人質疑,這種成績能否轉換到MLB,甚至就連繼續待在日職,都不能保證他能再次複製好表現。放眼過去挑戰大聯盟的亞職選手,旅美之前,幾乎都需要連續三季完全宰制日職,這樣的成績才具備說服力(即便如此,還不一定保證能成功)。由於亞職、大聯盟之間,擁有明顯等級差距,若要球團拿出一張大聯盟合約,簽下像藤浪這樣沒有大聯盟經驗的球員,他最好還是要展現出絕對優秀、且年與年之間足夠穩定的數據。
只是藤浪過去六季只有兩季較具水準,其中這兩季甚至連頂尖都稱不太上,且從未證明自己能吃超過100局,無從證明他確實站穩輪值是其硬傷。但話又說回來,在這較好的兩季中仍有可取之處,這兩季都是他BB%比較低的一季,從這資訊我們可以判斷只要藤浪控球能漸趨穩定,他仍舊是13~16年那位聯盟強投。的確,20與22兩季開始,確實讓不少球迷開始反轉既有印象,球速年年創新高,控球獲得修正,並在今年於先發上取得成功,都是藤浪開始谷底翻身的最佳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