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無論如何期待藤浪,終究不可否認的事實是,他依舊沒能證明自己能穩定站穩日職,過去六個賽季就是有那四季是深陷泥沼之中,其中一季還發生在去年球季,這也就是質疑者完全有理由揣測藤浪旅美行最終面臨失敗—小樣本、不夠穩定導致無法產生足夠說服力看好這場挑戰。
也許......藤浪先天條件有辦法壓低小樣本的風險?
從層級較低的聯盟拉到更高層級,必然有其風險,無論擁有幾年穩定成績亦然如此。因此,觀察選手數據變化,是最理性投資風險也較低之辦法。但某些選手身上展現的特質,多少能夠彌補數據上的劣勢。例如,澤村拓一旅美前僅有2020年賽季後段展現驚人壓制力,但靠著均速維持在90英哩中段的速球、以及超快指叉球,仍獲得一紙大聯盟合約。雖然紅襪為了省錢,在今年季中DFA澤村,不過近兩年出賽104場、且帳面上ERA也只有3.39,這樣的成績或許早已出乎球迷意料之外?
藤浪雖然在數據面取不到優勢,但條件卻遠在澤村之上,首先藤浪年齡比當時澤村年輕四歲,兩人亦曾被球迷嚴重詬病的控球,現在也比澤村當年更穩定,今年藤浪主要以先發投手身分,催出均速154.2KPH速球都比澤村全職後援整整快1KPH,今年8月13號比賽當中,他在該場做為先發投手飆出160火球,最終吃下七局投出10K,顯示在續航力方面也獲得改善。
此外,他那時不時催到150KPH的超速指叉與130後段滑球,搭配他197公分高挑身材,都讓他變化球下墜角度比多數投手更大且更難對付,對於用文字敘述球路無感的球迷,可以回顧一下今年藤浪對中田翔的打席,藤浪先以一顆154速球塞向內角,再以一顆路徑與上顆速球相像之滑球攻向好球帶,最後再用一顆149指叉,路徑都與上兩顆路徑相仿,到本壘板前便下墜到九宮格九號位(而且這麼快的指叉居然還能擁有如此下墜量),這三顆球絕妙搭配展現出的共軌感,最終使中田翔無法判別球路只得揮空三振。
影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Hfn6tiNhR4&t
只要控球能穩定下來,藤浪便能展現過往宰制日職的絕佳身手,20年保送率僅僅只是修正到11.7%,FIP就降至聯盟中上水準的3.64;今年保送率更一舉壓到7.6%,FIP便順利壓到近六個球季新低,如果球迷擔憂其保送下修只是曇花一現,那或許你大可不必擔心太多,根據FanGraphs文章指出,投手保送率170打席便能獲得一定價值做預測,而本季藤浪已面對276打席,更多是實力面的展現而非運氣。
控球進步也順勢展現出球種壓制力,本季打者對他壞球出棒率高達34.2%,卻只有55.5%有實際擊中來球,整體揮棒後有擊中球機率僅有72.6%,今年投滿60局投手排名第七,不單如此,藤浪本季SwStr%為13.3%是聯盟第五高,除了控球獲得改善之外,藤浪各球種均速皆在今年獲得突破,不僅說明他的進步並非毫無理由外,更意味著他仍有不錯的進步空間。
雖然沒有成績背書,但近年有澤村這種前例,更年輕、投球條件更有造詣的藤浪,縱使不給千萬年薪,以澤村為基準拿到更好福袋約?或許不是不可能。
藤浪作為先發有天賦?還是後援更有價值?
比起今年先發取得成功,藤浪更被關注的是他在後援隱藏價值,畢竟做為先發而言,他沒能證明自己能夠站穩整季輪值,更遑論環境更高壓的大聯盟賽季,反觀在牛棚方面,2020年阪神球團讓藤浪調去牛棚做調整,卻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他在該年後援出賽13場屢屢飆出破160KPH火球,甚至在那段期間飆出生涯新速162KPH,後援ERA/FIP/xFIP是不錯的2.35/3.33/3.72,儘管只有15.1局樣本數,卻不難看出在後援這塊他確實具備天賦。
在前段裡,我曾經拿澤村拓一與藤浪做比較,結果都指向藤浪條件更好,原因無他,他球速更快,況且過往經驗告訴我們,當他專司後援時便是一位丟三位數火球如喝水般,甚至時至今日均速仍在增長,更帶有一顆噁心指叉與滑球的火球牛棚,過往先發投手轉向牛棚後,壓制力都能獲得明顯上升—體力負擔變輕、速球全力催、丟更多專精球種......都是轉牛棚後投球效率提升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