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洋投伍鐸被龍隊教練團調往先發輪值填補郭郁政的空缺後,原來在第八局的勝利組投手陳冠偉立刻被拉拔為龍隊新任的終結者。這位現年25歲(10月28日滿26歲)的年輕牛棚投手,畢業於台體大,183公分93公斤,是位上肩右投手,2019年中職新人選秀第17輪被味全龍選進。

龍隊新生代守護神
去年陳冠偉便有一軍登板的紀錄,27場出賽25局投球防禦率1.80 WHIP 0.80並有8次中繼成功,表現相當優異,今年更受重用,除了出場數和局數大增(截至10/3,43場39.1局)之外,有超過60%的機會在球隊處於平手或是領先時登板。即便陳冠偉今年出賽數有所提升,整體數據依舊穩定,截至10月3日止,防禦率 3.66、FIP 2.00、WHIP 0.96,被打擊率僅.176,都顯示陳冠偉是一名優秀的牛棚投手。
出賽 | 局數 | ERA | ERA+ | FIP | WHIP |
43 | 39.1 | 3.66 | 90.5 | 2.00 | 0.96 |
被打擊率 | 被長打率 | H9 | HR9 | BB9 | SO9 |
.176 | .235 | 5.4 | 0.2 | 3.2 | 12.3 |
好球率 | Swing% | Whiff% | PutAway% | 滾飛比 | |
65.7% | 48.6% | 27.1% | 57.4% | 0.537 | |
FIP:投手獨立防禦率,與ERA落差越大,代表投手運氣起伏或守備狀況不穩定 PutAway%:兩好球揮空率 Swing%:打者揮擊擊率 Whiff%:打者揮空率 |
陳冠偉目前已知有一顆水準以上的速球,雖然受到疫情影響,球速現在掉了不少(大約140出頭),但是速球擁有的轉速仍然具有相當水準(最高可以達2600轉)。另外陳冠偉還有一顆接近130公里左右的指叉球,作為讓打者揮空的犀利武器。
這兩種球種在中華職棒並不少見(尤其是球速下滑後),陳冠偉還有一項能力可以強化他的武器,那便是他穩定的投球姿勢,從下列影片可以看到,陳冠偉在速球和指叉球的放球點以及最後的出手動作可以說是一模一樣,即便是壘上無人的抬腿,到最後也會與壘上有人的動作完全重疊。這樣一致的投球動作有機會縮短打者辨認球種的時間,增加投手的優勢。
極度害怕球數落後
現在的陳冠偉能力相當優異,唯一害怕的便是遇到控球問題。8月至10月3日止,陳冠偉失分的比賽只有三場,有趣的是都發生在月初。分別是8月5日在桃園面對樂天(8局下2分責失)、9月1日在天母面對富邦(8局上2分責失)和10月1日在洲際面對中信兄弟(9局下2分責失)。根據中職官網的文字轉播,這三天的比賽陳冠偉在丟分前,會連續好幾打席第一球是壞球,當天的好球率也很難拉上去,10月1日更是連續投出2次保送,導致詹子賢有機會從林凱威打最後的再見二安。
日期 | 局數 | 好:壞 | ER | H | K | BB | 備註 |
10/1 | 0.1 | 9:9 | 2 | 0 | 0 | 3 | 留下滿壘 |
9/1 | 0.2 | 11:8 | 2 | 2 | 1 | 0 | 留下一壘有人 |
8/5 | 0.2 | 10:9 | 2 | 3 | 1 | 1 | 留下二三壘有人 |
從數據和失分的打席來看,每個打席中的第一球是好球對他來說相當重要,球數落後情況下,被對手上壘的機率會直線上升。以型態來說,陳冠偉目前最自信的球種只有速球和指叉球,其中指叉球是屬於讓對手揮空的決勝球,而非主動搶好球數的球種,加上指叉的控球似乎沒有速球穩定,這些因素都會讓陳冠偉在球數落後的狀況下,高機率只敢跟對手拚速球。對任何打者來說,不需要分心去注意指叉球,還有更多機會去適應單一球種,壓力肯定是減輕不少。

成為真正的王牌守護神
明年的陳冠偉除了要找回確診前的球速外,另外就是更加穩定自己的控球,尤其是增加自己變化球的控球,當他的變化球也可以搶好球時,穩定的姿勢更可以迷惑打者。另外在姿勢穩定的前提下,陳冠偉也可以嘗試多練一種變化球,增加投球策略的彈性與容錯率。
無論如何,陳冠偉明年絕對是龍隊教練團特別會關注的選手,經過這一季表現勢必會有更多想法,秋訓和明年春訓肯定會有不少新目標要完成。只要陳冠偉能持續進步,不只能成為龍隊拿下勝利的關鍵,也有機會成為中華職棒的頂尖守護神。
--
封面截圖:運動視界圖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