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選擇就是今年入隊的新秀Nikola Jovic,在夏季聯賽就展現出色的外圍投射手感,球風非常符合現代定義的延伸四號。不過夏季聯賽和例行賽的強度相差頗大,要期待Jovic短期內能在熱火站穩輪替機率相當低,但是長期來看則是讓人非常期待能和Adebayo搭配的人選。
在美式足球中,如果隊上沒有一個當仁不讓的先發跑衛(Running Back),球隊往往會採取所謂委員會(Committee)的方式,視對手隊型先讓其中一人先發,再根據當天場上狀況做調整;而棒球在終結者的部分其實也有相似的做法。所以新球季前段,熱火也許可以視對手和場上局面而彈性調整大前鋒的人選,這樣既可均勻調整Martin和Yurtseven的上場時間,同時也可在關鍵時刻動用Spoelstra最得心應手的小球陣容,以取得佳績,而這也是筆者認為除非有交易,不然會是最適合熱火現階段在4號位的解法。
X-Factor
今年陣容上的X-Factor實在是非常好猜,就是健康的Oladipo回歸後到底能發揮到甚麼程度,帶給熱火多大的幫助。
生涯兩度入選全明星賽、一次年度防守第一隊+一次年度第三隊,去年球季末,Oladipo終於從幾次的大傷中歸隊,而且隨著賽季的進行越打越好,尤其是在防守端,在東區冠軍賽他的防守和幾次抄截更是熱火贏球的關鍵原因,無怪乎不少人都認為Oladipo只要能夠健康的打滿整季,絕對是另一種形式的補強。
確實,Oladipo作為現在熱火隊上除了Butler以外少數能在僵局時進行單兵作戰突破的球員,重要性絕對非同小可。日前他在受訪時也提及他希望能被賦予更多的任務和承擔更多場上的責任,我想這正是現階段的熱火最需要的。新球季對他的預期會是每場25分鐘以上的出賽時間以及替補陣容的主要持球人選,而在季後賽,相信所有人也都期望他能夠分擔Butler的持球壓力,畢竟現階段熱火在持球進攻點的選擇上面是稍顯弱勢了一點。
(今年的Oladipo實在太符合X-Factor的定義)
制服組、教練團與球隊文化
這幾年的熱火是聯盟中低天賦、高成就的典型代表,去年就有落選球員Max Strus和Gabe Vincent成功打入主要輪替陣容,季中Omer Yurtseven替補受傷的Adebayo和Dedmon時所顯示的籃板能力也一度讓他占據新聞版面。而要探討熱火這支球隊的特點,就不能不提到經營團隊和教練團組成。自從Pat Riley於1995年開始執教熱火,並且從夏洛特找來”晨星”Alonzo Mourning之後,鬥志、激情和對勝利的渴望就逐漸成為邁阿密熱火在聯盟中最鮮明的印記。
(現在的Mourning)
不過光有熱血激情是無法讓一支球隊在超過20年的歲月中大半都能保持在有競爭能力的位置。真正重要的首先是對球隊文化的認同,並且將這項特質傳承下去。在Riley掌權超過20載的歲月中,球員來來去去多如過江之鯽,並非每個人都認同熱火那種紀律嚴明到如同軍隊一般的文化,像是俠客O’Neal就和Riley在練球時發生過嚴重衝突。關於這一點,Riley選擇在管理階層引入或是留下認同球隊文化的球員,像是前述提及筆者的偶像Mourning就在球員生涯結束後,留在球團擔任球員發展部門的副總裁(Vice President of Player Programs and Development),除了球技方面的培養,他也以自身曾經遭受傷病打擊而從聯盟頂尖中鋒之林一瞬間掉到替補層級球員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後輩該如何面對傷病的打擊以及再起。他的喬治城學弟Yurtseven就在Podcast中提到今年夏天Mourning親自下來與他做一對一的指導訓練,並討論在職業聯盟的生活,委實讓他受益良多。
(Yurtseven今年夏天接受學長Mourning的指導,很難不對他有期待。)
除了Mourning之外,還有一位不能不提的功勳老將Udonis Haslem,即將進入在熱火的第20個球季,球迷戲稱他才是真正的士官長,對於維持休息室的穩定氛圍居功厥偉,Riley更是直接告訴球迷,球隊是一定會退休Haslem的40號球衣的。
而在這些資深老大哥作為新進球員的導師之外,另一項重點則是球隊戰術體系的延續。如同MLB和MiLB的接續關係一樣,熱火在2013年和發展聯盟的Sioux Falls Skyforce建立從屬關係,球隊老闆Micky Arison之後更在2017年買下Skyforce大部分的股權,讓熱火等於是擁有直接的農場,在球員養成上絕對是一大利多。
馬特洪峰
Lowry 也是另外一個變因。 上季最後倒下來跟他沒發揮關係很大,現在看來體態相當好,能不能撐到最後也是一看點
綠灣
我自己是覺得Lowry的變數實在太大,實在不好寫,所以最後沒把他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