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111 UBA》續戰UBA,政治大學李允傑的四成目標

雖然高中和大學時期都身處可說是眾星雲集的隊伍,但李允傑的高度搭配遠程發砲能力讓他贏得教練信任,在輪替陣容中爭取到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在大學階段的最後兩年,他給了自己一個四成的目標.....。

作者:Jeffrey Ha

在剛結束的登峰造極邀請賽中,政治大學前鋒李允傑以總計16記外線成為賽會中投進最多記三分球的選手,對戰萬能科大一役單節20分的表現更讓其被譽為「政大K湯」。

 

請繼續往下閱讀

談到「政大K湯」的稱號,李允傑笑說,能得到這種稱呼當然是一種鼓勵,但相較於Klay Thompson,其實自己更多學習的是已經退役的NBA傳奇射手Kyle Korver,因為在「射手」的位置上,Korver給他的感覺更加「純粹」。

 

從南山高中時期第一次出現在大眾面前開始,這項「純粹」的技能一直都是政大前鋒李允傑的註冊商標。高中時期的李允傑場均能夠有14.4分進帳,更以將近四成命中率每場投進2.6記外線,以高中生而言是非常出色的成績;而在政大的四年期間,他也有三年能夠將命中率維持在三成以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高中和大學時期都身處可說是眾星雲集的隊伍,但李允傑的高度搭配遠程發砲能力讓他贏得教練信任,在輪替陣容中爭取到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政大取得民族學系學位後,李允傑並未和幾位同屆隊友一樣投身職籃,而是得到機會選擇攻讀剛升上大學時沒能進入的傳播學院研究所。除了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上鑽研,李允傑也將繼續擔任雄鷹衝擊三連霸這段旅程中的要員。

 

李允傑說,教練陳子威從大二開始給他向動位射手定位發展的目標,但自己在大三遭遇膝蓋韌帶斷裂打亂計畫,即使隔年傷癒復出也多少影響到發揮;在研究所的兩年期間,他期許自己能夠完成當初設立的目標,成為能夠在跑動後更加穩定出手的刺客。

 

「當然現在還在練,鑽研跑動的腳步之外,累積經驗學習要怎麼觀察場上情勢,判斷甚麼時候動,甚麼時候跑?」李允傑也坦言,其實自己多少還是有受到傷病影響,下肢力量也還在恢復,但自己總是會把握練球後能夠使用球場的時間完成投籃專項的課表,近期也減重有成,讓他在場上移動時能夠更為流暢。

 

 

對於大量跑動和對抗所帶來的體能消耗,李允傑也早已在心態上做好準備。「我想在場上就是要把自己的角色做好;如果撐不住,下來休息就好,我要做的就是在教練給我的時間內把體力榨乾。」

 

在110學年的UBA當中,李允傑的外線命中率僅有兩成六,為生涯有數據紀錄以來最低的一年;對於挑戰職籃前自己學生生涯的最後兩年,李允傑除了要幫助政大雄鷹完成持續連霸的偉業,也給自己動位射手的定位訂定了三分球命中率需達四成的目標。

 

不需在禁區肉搏,也不需在亂軍之中帶領球隊殺出血路,李允傑在場上的任務雖看似「純粹」,但難度絕不亞於前述兩項,在UBA外線命中率可達四成的射手更是稀有的南金東箭;若李允傑真能達成為自己所設下的目標,不只能成為雄鷹軍團在UBA爭冠路上的龐大助力,職籃生涯前景也無庸置疑的將會更加光明與廣闊。

 

 

--------------------------------------------------------------------------------------------------------------------------------

筆者個人粉絲專頁:Mister HA 密斯特哈

追蹤運動視界,看更多深入體育報導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