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U23世界盃將在今天晚上正式點燃戰火,中華隊被分在了A組,將與日本、委內瑞拉、南非、德國及哥倫比亞,爭取三席的複賽資格。
那今天我為大家整理了本屆U23世界盃的十大看點,從賽制、教練團再到選手名單,全部用成懶人包給你們看,首先是第一點,這是U23第一次,在台灣舉辦。
U23世界盃其實最早是以「U21」的方式舉辦,第一屆賽事是2014年在台灣舉辦,由郭李建夫總教練領軍,陣中包括王柏融、陳傑憲、宋家豪等,現在都已經是頂尖的職業好手,最終他們把冠軍留在了台灣,所以當時那屆選手,又被大家稱呼為「金牌世代」。
不過,WBSC後來開會討論,為了吸引更多國家,像美國、加拿大支持,所以決定把U21改制,年齡放寬到23歲以下的選手皆可參加,所以U21走入歷史,2016年開始變成U23,第一屆是在墨西哥舉辦。
經歷墨西哥、哥倫比亞、墨西哥後,這次U23將回到台灣,在天母、洲際及斗六三地開打,票價也已經公佈,中華隊預賽的內野票為600、外野則是300,至於非台灣的他國賽事,則開放免費進場,從預賽、複賽到決賽合計11天的賽程,冠軍隊伍會在10/23出爐。
也因為在台灣舉辦的關係,所以收視時間相對友善許多,不同於去年在墨西哥的U23,沒有任何單位購買轉播權,這次不管是在有線的緯來、MOD的愛爾達,或者網路的Twitch、Line today都可以看得到,帶起的熱度,想必也不會太低。
那第二點,就是只打「七局」的特殊賽制。
WBSC在2019年就開會決議,為了吸引更多年輕人看球,將把U18跟U23世界盃改為7局制,所以因疫情延到去年才舉辦的第三屆U23,就已經採用「七局」賽制,
首當其衝就是明年的U23世界盃,而2021年的U18世界盃也將變為7局制,這將是U18和U23世界盃史上第一次只打7局,去年的總教練吳思賢就提過,這對他來說是很大的挑戰,或許第一局就要做戰術,該短打就短打,該推進就推進,以先搶分為主,而投手分工也不能用過往9局的調度方式,先發投手不好可能就會馬上要換人。
那這次賽會一樣打七局,中華隊總教練換成了謝承勳,他同樣提到了投手調度,認為場上一有狀況,就可能會隨時換投,另外,由於局數縮短,所以希望野手能減少失誤的產生,避免被對手形成大局,攻擊上則會要求球員提高上壘率,才能製造更多的得分機會。
雖然大家都開玩笑說,中華隊最怕打八、九兩局,所以改制七局我們肯定拿冠軍,不過上屆U23台灣其實只拿到第六名,這次亞洲強敵日本將回歸,對於中華隊而言,也會是非常大的考驗。
再來第三點,我們進入選手的環節,這次從名單上可以發現,本屆U23,台灣是以中職二軍選手為主體來參賽的。
在U23改制的第一屆時,中華隊的24人正選名單中僅有兩位職業選手,分別是旅美的陳品學跟林子偉,其餘全是大專跟業餘好手,沒有任何中職的球員。
但隨著選秀制度的變遷,高中生早早就投入職業舞台,使得大專戰力乾涸,加上今年在台灣舉辦,意願上普遍提高,所以本屆U23共有14位職業選手參加,創下了歷年新高。
其中11位是中職選手,包括池恩齊、紀慶然、徐基麟等,都是前段輪次的新秀,另外像莊昕諺、張翔等,今年都已經是二軍主力培養的選手,相信也會讓關注中職的球迷,有更大的意願來收看。
第四點,可以來看看嗑滷汁的第四棒,有沒有奇效。
曾到兄弟、樂天及富邦都擔任過客座打擊教練的克魯茲,在水手小聯盟體系有多年經歷,2014年首度來台擔任業餘崇越(現改名安永鮮物)的打擊教練後,陸續參與了多項中華隊賽事,包括U18、U21、U23世界盃、世大運、亞運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也因為他的執教,總是能明顯幫助球員或球隊的打擊提升,因此讓他有了「滷汁」的名號,江湖人傳只要「嗑滷汁」就能大爆發,旅日前的王柏融,也是接受了克魯茲的指導,後來才打出「大王」級的成績,當年他就是U21陣中的第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