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棒球發源地 國內首支女子棒球隊的誕生

國內的女子棒球在幾十年前曾一度推廣過,但最後僅曇花一現作為收場。隨著歷史悠久的男子棒球火熱發展,現今女子棒球也隨著棒球熱度提升而備受關注。至今已舉辦三屆的女子棒球聯賽擁有數支參與多屆隊伍,本篇將介紹21世紀以來,以高雄市花「木棉花」為名、且為參賽隊伍中,歷史最悠久的女子棒球隊——高雄木棉花女子棒球隊。
高雄木棉花女子棒球隊,於2001年8月10日成立,在熱愛棒球的KING奔走下迎來21世紀後的第一支女子棒球隊。女棒的發展並不順遂,早期資源非比男棒充足,時常需另尋資源來助球隊成長茁壯,而棒球的各界賢拜也惺惺相惜,數名資深基層教練也都曾於隊內指導過,得知港都有女棒隊成立,也提供球具、棒球等資源挹注,才能造就這支20年歷史悠久的球隊。
世代交替的木棉花 「文化傳承」更重賽事戰績
木棉花女棒自2001年創隊以來邁入約20年歲月,大抵區分完兩個時期。早期的木棉花女棒領隊是楊崇德,他深知當時木棉花女棒的球員、自己的女兒楊燮霏熱衷棒球,因而擔任木棉花領隊陪伴她一同成長,是當時提供女棒很多資源及獎金的領隊,有他的大力支持下木棉花女棒才得以日漸茁壯。早期因女生多數以打女壘為主,且女棒人口基數很少,訓練難以團體訓練,因此他們也格外珍惜每次練球機會,她們也時常與男棒共同訓練、比賽,更曾出國參與香港鳳凰盃國際女棒錦標賽。
隨著女棒發展扶搖直上,近年木棉花女棒由全新年輕球員參賽,平時訓練場地多以楠梓清豐主棒球場為主,每到周六的時間,常常能看到穿著泰瑞藍球衣的女孩們頂著烈日、踩著紅土勤奮的進行守備訓練持續到傍晚。
來自臺南、外號與背號都叫「珊珊」的吳金珊,是球隊裡球員身兼教練的學姊,自2013年入隊後一直待到現在,過去曾擔任過隊長等職務,她坦言當隊長壓力相對大,因要負責每次出賽的人員狀況安排,有些時候都會比較為難,「隊內有些學生常常到了要期中考時碰上賽程,這時就會比較為難一點,或是要接洽出賽人手的問題,就會比較有壓力些,不過也是可以從過程裡更認識自己的隊員們,感情也更好,也逐漸培養出更深厚的感情。」
她回顧自己在木棉花近9年的時光,從捕手、二壘手到投手,很多守備位置都有站過,「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剛進來木棉花時好青澀,到現在累積蠻多不同守備位置的經驗,還是很喜歡打棒球的初衷,要說最意想不到的經驗,應該是當投手的位置吧。」
從外野到內野 意料外投進的好球帶

圖片提供 / 高雄木棉花女子棒球隊FB粉絲專頁
珊珊入隊時,因有其他學姊在前,其實是從外野手當起的,到近幾年才到內野擔任捕手、二壘手等守備位置。偶爾會在訓練時站上投手丘投球,但在去年女棒聯賽時,卻「意外」被教練劉家憲指派上場投球,「那場真的很瞎,那次只是在熱身時投個幾球,下場時家憲教練就突然跟我說『等等準備一下,上去丟啊』,我還不以為意,公布守備位置,前面都沒念到我的名字,我還以為今天可以休息了,沒想到教練真把我派上投手丘,後來就真的上去丟了,我記得那天丟得還不錯,好像有丟到3K的樣子,幸好沒有被敲太多分數。」
潮汐有潮起潮落 球員羈絆伴木棉花繼續前行
珊珊身為陣中較為資深的學姊,現在在臺中工作,不比以前在南部工作可以時常參與練習,但每次比賽如果時間沒有衝突,一定會排開參與女子棒聯,她也表示雖現在參與球隊活動不比以往,但仍是木棉花的一份子,「現在在臺中工作比較少參與活動,但其實還是會想跟學妹們一起打比賽,我們之間的羈絆也可以讓我們更加緊密。雖然因為年紀比較輕,現在戰績並不是特別亮眼,但我相信這支女棒歷史悠久的木棉女棒隊,也並非年年戰績都很出色,所以我認為凝聚球隊的向心力更來的重要。」
木棉花目前累計至10月11日雖僅有1勝4負,但她們仍持續勤奮訓練以準備每一場賽事,無論是早期的木棉花女棒還是全新的木棉花女棒,透過熱愛棒球、享受棒球帶給她們的樂趣,持續寫下這支歷史悠久的木棉花女棒隊的全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