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全家海神自從上季從一而終,像是有了海港女神的加護,從開季沒讓出過聯盟第一,最終奪下聯盟冠軍,但休季期間除了核心球員之外,本土陣容和洋將都有不小變動,新賽季如何從原有的穩定和心中找出變化,是挑戰本季連霸最需要解決的任務。
主要變動
In
邱子軒
王詠誠
波悍能(John Bohannon)
Out
亞歷山大(Xavier Alexander)
霍爾(Ferrakohn Hall)
李漢昇
陣容解析
海神是上季聯盟最穩定的球隊,有著中鋒庫薩斯(Mindaugas Kupšas)和布銳克曼(Jason Brickman)內外串聯,庫薩斯強大的內線牽制力,以及布瑞克曼宛如控球教科書班的穩定組織,能快能慢,能打半場也能快節奏進攻,展現洋將能與本土球員產收1+1>2的作用,也讓球隊短時間內確立體系與主軸,是上季從第一場比賽就展現強勢表現關鍵。
海神本土的胡瓏貿、于煥亞兩大核心,「海龍王」胡瓏貿能在攻守扮演防守洋將和攻堅角色,上季平均14.1分6.1籃板和3助攻,無論在小陣容扮演三號位,或是原本的大前鋒,有球和無球都有很好表現,甚至就連傳球策應上季都有有高水準。而于煥亞則是近年台灣本土最佳射手,在上季洋將環伺,三分球依然有42.7%的傲人水準,而且每場命中超過3記三分球,無論定點或是無球跑動都有頂級水準。
海神的板凳是上季另一個傲人的戰力,過去SBL時代偶有佳作的林任鴻,上季後半頂上先發之後表現稱職穩健,能扮演大型鋒線的射手,也有無球空切和跑動,成為陣容上活棋。而上季末段展現出優異延伸四號射程的吳怡斌,是在上季末段少了胡瓏貿情況下把握機會,本季少了一名洋將輪替,或許有更多機會證明自己,如果能獲得總教練喬伊斯(Brendan Joyce)信任擠進固定輪替,能替海神前場變化多一名活棋。
海神側翼深度傲人,陣中還有余純安、吳曉謹和上季受傷前表現亮眼的二年級生蘇文儒,加上本土的超級新生邱子軒,本季已經沒有亞歷山大(Xavier Alexander)側翼洋將,這幾名球員也都是身高近190公分,跑動能力優秀的球員。但總教練喬伊斯體系中,上季搖擺人幾乎沒有太多持球機會,講究對於比賽的解讀和空手跑動,這也是林任鴻上季後段獲得總教練信任的主因,海神的主軸已經很明確,這幾名球員必須趕快展現出教練所要的元素。
關鍵因素:第二套陣容節奏
海神本季最大隱憂是替補組織,上季球隊還有組織和進攻都有一手的李漢昇,但本季正統的控球只有上季不得教練信任的陳懷安。陳懷安天分絕對無虞,高度也是台灣一號位頂級,但過去打法奔放,上季沒有完全融入半場系統,但本季他展現瘦身有成體態,年紀也到25歲的脫離稚嫩年紀,海神能否維持穩定性,他會扮演很重要角色,新人邱子軒可能會是playmaker選項之一,但他過去沒有擔任全職控球經驗,其打法也絕非布銳克曼是傳統一號位的類型,能怎麼用如何搭配,將是本季最大考驗。
而本季海神另一個洋將John Bohannon並非傳統五號中鋒,他沒有如庫薩斯那樣過人攻防和對抗能力,但速度和籃板以長人來說算是相當優異,加上有很好的傳球視野,在紐西蘭聯賽拿過籃板王,在G聯盟有兩個球季上場不到24分鐘有超過3助攻表現,或許會是第二套陣容在組織上的另一個選擇。但海神無論如何,還是要一名本土球員能在半場發號施令和穩定節奏,如果不能成功串連第二套陣容,本季衛冕之路會走得很辛苦。
球隊展望
海神依然是聯盟中最穩定的強權之一,有著上季先發悉數歸隊,而且年齡和成熟度都還在高峰,已經保證球隊戰力會在水準以上,但本季其他球隊補強來勢洶洶,而且明顯發現各隊幾乎屯了一位218公分以上的歐陸洋將,作為對抗庫薩斯的犧牲打武器,扳倒海神,幾乎成為本季挑戰冠軍的補強方向。
海神防守端依然有大量具備高度的搖擺人和內線優勢,可以預期防守效率應該仍是聯盟最頂尖球隊,但進攻端變化和替補控球的隱憂,也很可能無法讓球隊走得像是上季那樣一路平穩,這也考驗教練團用兵,與球員能不能有突破空間。
結語
職業運動賽場上,對於任何一個衛冕軍,思維不能只是「沒壞就不要修」,挑戰者會以最強對手為目標,身為被挑戰者視為假想敵的海神,也必須要穩中求變。變得更好,應該是任何一個追求巔峰的球隊目標,如何在磨合中找到新方法,將決定海神本季能否再度攻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