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再來看對上軟銀替補谷川原健太的打席,此君打擊比小深田更差,Osuna甚至不需要動到變化球,純粹靠剛猛速球搭配精準進壘點,捕手手套分寸未動之情況下,對方連續三球都慘遭揮空,無奈吞K下場。
影片來源:https://youtu.be/6M8jFPh9nZo
當一名投手同時擁有頂級球威、具頂級幅度之變化球,結果控球才是他最邪惡的武器時,看起來就會像這兩打席所呈現那般:除了輕鬆寫意控制自己球路進壘點外,就連打者一舉一動都任由投手擺布—控球已不只是控制球路,而是完全掌控球賽。Osuna在日職這段日子,更多時間如同上面影片那樣,用頻頻飆破150KPH火球為主、橫向位移極大的滑球與卡特球、搭配用量10%左右的變速,經由效率極佳的控球將其統合,系統性運用這些球路對付打者,徹底統治整個羅德關鍵第九局。
球種:控球統合一切,但本身球種能力就夠頂天!
今年Osuna球路進到好球帶機率高達52.3%,全聯盟投滿20局投手中排第四。除了說明控球能力有多噁爛外,也是球種本身水準夠高,才能不斷挑戰打者好球帶,因此純論Osuna球路之於日職打者,究竟有多致命?都是值得探討之處—以下數據是他與過去五年各球路投100球,平均能為球隊省下多少分數、以及球種揮空率。
四縫線速球 | 二縫線速球 | 滑球 | 卡特球 | 變速球 | |
球種比率(均速) | 61.3%(153.1) | 3.3%(150.8) | 21.0%(144.4) | 3.8%(147.5) | 10.4%(134.7) |
球種價值 | 2.33 | 2.08 | 2.27 | 1.85 | 1.12 |
球種揮空率 | 15.66% | 6.67% | 16.33% | 21.05% | 19.61% |
Osuna每一球路都非常強力,當然控球是主因,但除了二縫線以外,各球路揮空率都超過15.66%,更多反映在本身球種具極高水準之結果—尤其四縫線速球方面,作為五種球路價值最高者,其用量提高到超過六成,效率非但不減,高達15%以上揮空率,更是本季Osuna登峰造極之主因。至於滑球、卡特、變速等球種,則多用在更高階打者上,在本季對付洋聯全壘打王山川穂高,即符合此敘述:
影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6kp9XirQ3s
上述提到Roberto Osuna今年Zone%高居聯盟第四,連帶影響打者出棒意願,本季打者對於Osuna整體出棒率高達57.9%,聯盟投滿20局投手中居冠,其中打者對他壞球出棒率是聯盟第三的39.5%、但卻造成全聯盟第九高的揮空率。
這表示打者既抓不到Osuna球路、也摸不透配球模式,畢竟他每一顆球都能精準挑戰好球帶最極限。同時尷尬之處便於此,打者出棒也不對、不出棒也不是—當打者選擇採取保守策略,在Osuna神之控球之下,結局通常往往像小深田大翔那般領倒K收場;反過來若積極採取攻擊,卻又會慘遭恐怖球威壓制,如同谷川原健太頻頻揮空導致吞K。無論打者如何選擇,在Osuna面前都徹底無效,擁有最頂級的球路、控球,單一聯盟最令人恐懼之存在莫過於此。
案例比較:過去條件相近案例中,Osuna是能力最全方面者?
當然日職不比MLB,在面對更高壓環境,選手所呈現出的表現也都不一,但我們可以從過去幾項例子中,盡可能預測球員未來走向,下面數據表格是自2014年以來,於旅美前後兩季都曾投滿20局、均速149KPH以上之後援投手,至於為何從149KPH做取樣後面會說明。
AGE | K%-BB% | ERA- | FIP- | xFIP- | FAv | WAR | |
Roberto Osuna | 27 | 27.1% | 28 | 49 | 65 | 153.1KPH | 1.2 |
Rafael Dolis | 31 | 18.3% | 56 | 56 | 77 | 153.1KPH | 2.0 |
Tony Barnette | 31 | 15.0% | 39 | 72 | 86 | 149.1KPH | 1.9 |
Jay Jackson | 30 | 10.9% | 68 | 108 | 94 | 151.1KPH | 0.4 |
Chris Martin | 30 | 20.4% | 33 | 66 | 75 | 152.6KPH | 1.1 |
Ryan Brasier | 29 | 8.3% | 82 | 104 | 114 | 149.6KPH | 0.3 |
Spencer Patton | 32 | 16.5% | 126 | 93 | 92 | 150.1KPH | 1.1 |
Pierce Johnson | 27 | 34.8% | 37 | 33 | 50 | 150.9KPH | 2.5 |
JT Chargois | 29 | 4.1% | 151 | 114 | 119 | 150.0KPH | 0.0 |
Robert Suarez | 30 | 21.8% | 32 | 43 | 64 | 157.0KPH | 2.3 |
澤村拓一(央/洋) | 31 | 15.3% | 154/43 | 118/77 | 138/65 | 153.2KPH/153.6KPH | 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