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巒疊嶂,巍然屹立。主要討論有興趣的議題或球員,偶爾跟風評論時事話題
對2021年選秀狀元Cade Cunningham來說(下文簡稱Cade),新秀球季想必不是很滿意。選秀前是公認的狀元人選,最佳新人呼聲自然也是最高;但季前訓練營扭傷腳踝導致開季缺席,一開始狀況極差、外線手感冰冷到極點,馬上出現不少批評聲浪《峰嶺隨筆》投不進就是水貨?狀元Cade Cunningham表現遠比數據顯示更好。
幸好明星賽後效率直線上升,但開季花了一段時間找回節奏拖累數據,最終成績結算只有17.4分/5.5籃板/5.6助攻,三分命中率低到31.4%、整體命中率41.6%外加場均3.7次失誤,最佳新人票選僅名列第三,幸好還有入選新人第一隊。
選前Cade模板是小牛前鋒Luka Doncic,而當年Doncic繳出21.2分/7.8籃板/6助攻拿下新人王,第二年成績暴衝直接入選全明星加上NBA第一隊。看來Cade身高從大學時期6-8縮水成6-6真的有差,對抗性不夠好的缺點非常明顯,而且外線能力還沒轉移到NBA,導致成績不如預期。
Cade運動力平凡,靠體能暴力切入不是強項,需要拉開空間才能發揮破壞力。Cade的理想搭擋要有一位擅長擋拆、體能夠好的空戰型長人,其他隊友具備外線能力幫忙拉開空間。首季不如預期除了本身狀況外,跟活塞陣容配置脫不了關係。
Cade最常搭的長人是Isaiah Stewart,他是高度6-8而且體能普通的矮禁區藍領。先天硬體條件不佳就算了,後天擋拆時的移動、時機掌握Stewart都不理想,很多時候不要說吃餅,還會變成Cade切入路障,讓對方可以輕鬆收縮禁區。吃餅型長人只有交易大限盤來的Marvin Bagley III算一位,不過他的擋人能力也是普通。射手部分更慘,不要說在他身邊配置四位具備外線威脅的球員,連夠格三分射手都沒多少。
上季NBA平均三分命中率是35.4%,活塞整隊命中率32.6%名列倒數第三。主要輪替中只有老後衛Cory Joseph突破40%,季中離隊的Jerami Grant大概平均左右,其他球員三分球淒慘無比。Cade場上最常搭配隊友群中,中鋒Stewart鮮少在中長距離出手,後場Hayes外線烏鴉鴉、前鋒Diallo也非常慘澹。勉強稱得上外線威脅的只有前鋒Saddiq Bey,三分命中率差一點點可以到聯盟平均。
陣容缺陷讓Cade沒有揮灑空間,除了面對各式各樣的外圍夾擊外,切入也討不到太多便宜。哨音對他不太友善,大學時期買犯能力還算不錯的Cade進入NBA上罰球線次數銳減,導致整體攻擊效率非常不理想。
制服組休賽季努力增加外圍威脅,最大收穫是開打前從爵士得到33歲的射手Bojan Bogdanovic,開季投射狀況一等一真實命中率突破天際,三分命中率突破50%讓對手完全不能放鬆。活塞迅速跟將成自由球員的Bogdanovic簽下2年39M延長合約,第二年只有部分保障,確保一定外圍威脅。
後場搭擋是體能勁爆的Jaden Ivey,外線不是主要武器但目前有一定準度。中鋒Stewart暑假苦練三分,目前成效不彰命中率很差,還要花一些時間才能成為真正武器。Bey的三分命中率起起伏伏,過往實績讓對手不敢放。整體來說活塞三分線比上季好多了,隊友外線威脅提升讓Cade的作戰空間變大,突破一線防守後有較多作業空間。倒是Cade自己三分投射仍然彈道太平,能量轉移順暢度跟中距離有差,看來NBA較遠的三分線還是有影響。
於是Cade走了一條違反潮流的道路,選擇大量在中距離出手。Cade最強武器是復古的節奏和多種武器庫,幾乎什麼攻擊手段都能來上一兩手。但切入一來體能不夠好,二來放球手感不夠穩定同樣限制了他的終結能力。以往大學時期可以背框大打小,進入NBA後失去優勢。殺到籃下佔不到便宜,三分線受限於射程,Cade選擇在中距離發展。
根據NBA官方資料,Cade目前中距離出手41次命中率51%,跟聯盟其他幾位著名中距離好手相比毫不遜色。太陽後衛Devin Booker中距離出手32次命中率50%、籃網前鋒Kevin Durant中距離出手57次命中率49.1%、公牛前鋒DeMar DeRozan最扯,中距離出手65次命中率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