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還在以為是幻想】Dwight Howard 來台激起台灣職籃的對撞(二)

你有想過Dwight Howard第三次來台灣是來打職籃?而且還是T1?這消息真是讓每個籃球迷都熱血沸騰,筆者的練球場開始擔心了起來,大家都在準備買票看比賽...

Jeffery Chao

義大犀牛第一年只有拿下季冠並沒有奪冠,奪冠是最後一年。

HOT籃球熱 阿良

好喔我改一下,主要就是講,Manny來直接讓他們新成軍就奪(季)冠

glacier1943

到底是為了看 Dwight Howard 還是為了看鐵完聯盟...這得要分清楚...
根本不會有甚麼衝擊, 就算把鐵完的球員全換成 NBA 名人堂等級的, 鬼島籃球還是一如既往的爛

HOT籃球熱 阿良

實力變化肯定是不會因為強將加入產生,不過很多效應會加速,就人數來說,會增加得很恐佈

【Dwight Howard X 臺灣職業籃球】

 
請繼續往下閱讀
  • 5x TRB Champ
  • 8x All Star
  • 2x BLK Champ
  • 2020 NBA Champ
  • 8x All-NBA
  • 2004-05 All-Rookie
  • 5x All-Defensive
  • 3x Def. POY

任何NBA球員有上面的資歷,基本上名人堂已踏入一半了,這是今年37歲的魔獸 Dwight Howard。如今在NBA竟然找不到球隊用他,更想不到的是,全世界那麼多籃球排名更靠前的國家之中,Dwight Howard選擇了來台灣打球。

其實我們不難想像,找一個具有NBA資歷的球員,絕對會是世界所有職業聯盟想做的事,在中國發展相當成功的Stephon Marbury,成為了許多在NBA發展不順心的球員前幾名的選擇。

2019年底,襲捲了全世界的Covid-19,籠罩了世界將近兩年的時間,讓許多臨時找不到工作的NBA球員沒有多少選擇可以去打工,在當時,還沒有疫情擴散的台灣,成為了許多頂尖球員的首選,再加上PLG的興起,也許在那個時候,台灣在國際職業籃球圈裡,是一個會被看到的選項。

 

 

【T1 X PLG】

T1聯盟是在PLG後一年成立的,其大部分直播人數都不到PLG的十分之一,票房、聲量也遠不是一個量級,對於一個新興聯盟,壓力自然是不小的,兩個聯盟什麼時候要合併也是沒有停過的話題。

如果我們細看T1的球員,你也可以看到花費相當多行銷心力的高雄海神,其票房卻不如PLG的高雄鋼鐵人,不論本土陣容、洋將、活動、經營層,高雄海神絕對都是台灣南部的上上選,可見聯盟發展程度仍然會影響到職業球隊的票房。

【魔獸的到來會是一帖猛藥?】

就筆者身邊體感,一瞬間大家的資訊量是很大的,也引起不少討論,但實際上能夠帶來什麼效益,可以參考什麼資訊呢?我找來了2013年,職棒24年的案例來比對。

義大票房轉折 Manyy Ramirez居功厥偉

注意到了嗎?職業24年有一個全聯盟將近150%的成長,發生了什麼事?

【曼尼旋風】

2013年,剛接手興農牛的義大犀牛,發出了一條勁爆新聞,以月薪2.5萬美金,迎來了Manny Ramirez的加盟,首場比賽20,000人滿場,打破了當時記錄,並且當天製作了800支Manny娃娃全數銷售完畢。(應該會後悔做太少吧?)

這場比賽,既不是開幕戰,也不是義大犀牛的第一場賽事,你可以說純粹因為曼尼的魅力,讓賽事的票房爆棚。要知道,職棒23年的票房正在一股低迷,平均才2,433人,人氣王兄弟象也不過2,787,那年的興農牛則是慘中之慘,平均才2,087人的票房,這可是在首場大家都會衝人數的情況下算出來的。

在職棒24年,Manny在義大犀牛陣中的票房,無論有沒有出賽、對手是誰,都能夠維持在八、九千的觀眾數,這三個月當中(三月至六月),當Manny在陣且有出賽的時候,票房是最高的,也就是說有一定數量的觀眾是會依據球星是否在場決定要不要到現場看比賽。

當Manny離開義大犀牛之後,義大的票房直接摔落到低於其他隊的平均,但也是較職棒23年增加了1.5倍以上。

職棒24年Manny降臨各情境平均票房

在曼尼過境之後,職棒25年,雖然較職棒24年下降,但仍較職棒23上增加超過100%,說是「曼尼」旋風為台灣職棒重新注入一股活力也不為過。這種瘋狂情緒的到來,超量激勵了球迷到場觀看的動力,也因為維持的時間足夠(3個月),場地足夠(登錄59場,上場49場),足以養成球迷進場支持的習慣。

義大犀牛因為這一波操作,成軍第一年就奪下季冠,算是非常成功的一次操作,剛好也遇到這個時期的Manny並不是以錢為最主要目的了。

【魔獸有機會為T1殺出一條血路嗎?】

從Manny的案例,我們再來看Dwight Howard,其實魔獸今年37歲,從他受訪的影片看來,目前體態是相當良好,而且仍然有持續在做訓練,只是可能以他目前的打法、角色,無法擔任大多數球隊主力球員,但T1桃園雲豹經歷了一年球季洗禮,本土及洋將陣容都整備的較上季優秀,在魔獸來台之前,甚至連「總ㄟ」蘇翊傑都下來打了,相信本季大家皮會蹦得特別緊,誰都別想毀掉蘇翊傑與魔獸同隊的美好畫面,對吧!以年紀、訓練的程度、星度來看,我認為這是比Manny更有影響力的選擇。

以付出的費用來看,Dwight Howard已確定會超越Manny,在記者會上已透露薪水是超過20萬美金的月薪,且也確定會打完整個球季,並說這是讓魔獸「滿意的數字」,而談話中也提及Michael Beasley在CBA的薪水(月薪20萬美金)、NBA的老將底薪(年薪264萬美金),我們大膽猜測一下,有可能落在20萬至50萬美金的月薪區間,對比Manny,這是8~20倍的差距。

開玩笑講,若是魔獸真的攜家帶眷,那可能開銷也會是很恐佈的數字喔!在下一篇,我們將會繼續從票房、商業、行銷角度來看魔獸來台的這個台灣職籃新戰場,也以Manny來對比一下,魔獸應該打出什麼樣子,才會符合大家的期待!?

延伸閱讀:

Dwight Howard 來台激起台灣職籃的對撞(一)

Dwight Howard 來台激起台灣職籃的對撞(三)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