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藥品對腸道的影響
藥物用於治療各式各樣的疾病也常見於消除或減緩疼痛之用。腸道在代謝藥物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藥物對於腸道的影響卻較少被人討論。由於基因的差異性,藥物對人類腸道的影響不盡相同。此外,腸道內的菌叢也被視為一個動態的系統,會根據不同藥物帶來的影響或個人菌叢分布的狀況,對藥物引起不同的代謝反應。雖然腸道菌叢的變化性極高但仍有極為相似之處,那就是腸道菌叢的代謝功能。了解腸道對於藥物的反應是重要的,因為腸道內菌叢的分佈除了影響消化之外,也會影響腸腦軸線的運作,進而影響情緒與睡眠,與運動員的訓練或比賽恢復成效息息相關。
貳、運動場上的常見藥物
經作者群搜集的資料指出,藥物,尤其是抗生素等等,對於腸道菌叢的影響非常巨大並且可能因此造成疾病。當然,基因表現對於藥物代謝的影響也不容小覷,所以服用藥物不一定會對所有人造成同樣的影響,不過筆者認為有意識地執行藥物治療會是有幫助的。
非類固醇消炎藥是運動場上常見的藥品,通常用來消炎止痛。作者群指出,經許多研究發現,非類固醇消炎藥與小腸受損相關,而嚴重程度則取決於服用藥物時所在腸道菌叢的狀態有關。此外,使用抗生素與非類固醇消炎藥可能會使得腸道菌叢難以恢復。有許多消炎藥可能會改變腸道菌叢的狀態,不過藉由其他藥品的搭配可能可以降低其影響,或者服用益生菌可能有亡羊補牢之用。雖然抗生素會對腸道菌叢的組成造成負面影響,不過影響的程度仍與腸道菌叢的組成有關。最後,作者群指出有某些基因會降低抗生素對於腸道菌叢的破壞;因此,個人差異也是研究上必須進一步克服的問題。
參、亡羊補牢之計:
藥物經腸道分解代謝之後,會再回到肝臟、膽道與腸道進行處理,而腸道菌叢在此扮演重要角色。當腸道菌叢對於藥物的代謝能力越差,就越可能增加消化道疾病、結腸腫瘤或是膽結石等風險。因此,運動員應更注重飲食健康,期待可以降低藥物對於腸道以及誘發疾病的影響程度,因為營養可顯著影響腸道菌叢的分佈。
肆、臨床觀察與心得
雖然目前因腸道菌叢的個人化差異而無法明確解釋藥物對於腸道的影響,不過服用藥物的確與腸道狀況之間有著相關性。根據筆者經驗,藥物在運動場的使用十分頻繁,甚至在某些狀況下已到濫用的程度。自行服藥的狀況十分普遍,而運動員卻必須獨自承擔所有後果。筆者認為這樣的狀況是很令人心疼的,畢竟才能的養成是非常不易的;而大多有才華者也會希望延長在舞台上盡情發揮的時間。現在我們了解藥物對於腸道可能發展出的傷害,因此在用藥過程中需要更謹慎並且一定要遵循醫師的處方,避免自行服藥。
腸道健康之所以重要,其中一個原因在於腸腦軸線。也就是說,腸道健康會影響大腦認知、情緒與睡眠。人體內有85%以上的血清素是由腸道分泌的,而血清素是退黑激素的前驅物。當腸道不健康,容易引起大腦認知、情緒與睡眠上的障礙,對於非常需要恢復的運動員而言,顯然是個傷害。因此,筆者真心希望藥物濫用的狀況可以越來越少。與專業醫師有更密切的合作,相信能更有效地將傷害降低到最少。
資料來源:
Vázquez-Baeza, Y., Callewaert, C., Debelius, J., Hyde, E., Marotz, C., Morton, J. T., ... & Knight, R. (2018). Impacts of the human gut microbiome on therapeutics. Annu Rev Pharmacol Toxicol, 58(1), 253-270.
參考資料:
Dalton, A., Mermier, C., & Zuhl, M. (2019). Exercise influence on the microbiome–gut–brain axis. Gut Microbes, 10(5), 555-568.
圖片來源:
https://www.banyantreatmentcenter.com/2020/11/24/painkillers-and-professional-athletes-heart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