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筋膜自療聖經:伸展.正位.化開激痛點,跟疼痛和躁鬱說再見​》利用伸展,鬆開筋膜

筋膜要保持流動性,不產生結節和變得卡卡,需要每天伸展活動「身體的每一個部位」,從頭到腳。

筋膜自療聖經:伸展.正位.化開激痛點,跟疼痛和躁鬱說再見​

丹尼爾‧芬斯特(Daniel Fenster) 著; 王念慈 譯 / 境好出版 

(以下節錄自本書 p.91-p.97)

請繼續往下閱讀

貓、狗和人類早上醒來的第一件事,都喜歡伸個懶腰。伸懶腰讓人覺得很舒服,因為睡了一整夜後,筋膜會變硬、變緊和變黏,而這個動作可以滋潤並鬆開筋膜(睡醒時打個哈欠,也是替臉部和頸部筋膜補水的好方法)。

話雖如此,筋膜需要更多的活動,光是這樣伸懶腰無法滿足它的需求。筋膜要保持流動性,不產生結節和變得卡卡,需要每天伸展活動「身體的每一個部位」,從頭到腳。

對有慢性疼痛的人而言,每天伸展尤其重要。我知道疼痛來襲時,人往往能不動就不動,這個本能不太容易克服。可是,天天用對的方式伸展,是可以舒緩疼痛的,而且舒緩的幅度通常很大,同時對止痛藥的需求常常能因此降低。下列這些研究發現伸展確實能減緩疼痛:

  • 一項研究針對患有足底筋膜炎,且正處於急性疼痛期的病人為受試者。研究人員隨機將120名受試者分為兩組,進行為期八週的實驗;一組一天伸展三次,另一組則採取傳統的處置方式「震波療法」(Shockwave therapy)。實驗終了,研究人員發現,伸展組之中,65%的人表示自己非常滿意實驗結束後帶來的成果,但震波組卻只有29%的人對實驗後的成果感到滿意。
  • 在另一項為期四週的實驗中,研究人員召募了96名有中度到重度頸部疼痛問題的上班族當受試者。研究開始時,所有的受試者都拿到了一本小手冊,上頭介紹了人體工學,以及正確的辦公姿勢。之後,研究人員只教其中一半的人伸展肩、頸的方法,並請他們一天伸展兩次,一週伸展五天。實驗結束後,相較於那些只拿到小手冊的對照組,伸展組的疼痛、頸部功能和生活品質都顯著獲得改善。不僅如此,伸展組中,每週至少有做三天伸展運動的人,其頸部功能和生活品質的改善幅度,甚至比不及這個伸展頻率的人更好。
  • 其他幾項研究則分別顯示,伸展可以降低大腿後側肌群受傷者的疼痛程度、提升肩痛者的肩部功能、改善有肌肉骨骼症狀女性的活動幅度、緩解疼痛,以及大幅降低下背痛和失能的風險。

因此,在緩解疼痛這方面,伸展就像是顆萬靈丹,更棒的是,伸展還具備預防疼痛的能力,因為它能幫助筋膜保持在巔峰狀態,使你從一開始就免受疼痛折磨。只要你常常伸展,而且用對的方式伸展,就能獲得這些好處。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正確伸展方式

有兩種伸展方式能幫助你展延和滋潤筋膜:動態伸展(也稱「主動伸展」)和靜態伸展。

動態伸展是,你在可做到的活動幅度內,充分活動身體,但在每個伸展動作結束時,不會停頓在最終姿勢拉伸個好幾秒。手臂畫圓、擺腿、扭腰和踢臀跑等動作,都是主動伸展。靜態伸展時,例如傳統的大腿後側肌群伸展,則會停頓在最終姿勢一段時間,通常是20到90秒。

不論是哪一種伸展,目標都是讓身體在可活動的幅度內充分活動。伸展時,拉伸的部位會有些許不舒服的感覺,但請不要超過那個臨界點。隨著時間推進,伸展時那不舒服的臨界點會更深入。

在本章,我會與你分享我最喜歡的幾種伸展動作,它們對放鬆和滋潤筋膜很有幫助(在第5章,你會看到其他針對改善體態設計的伸展和鍛鍊動作)。我建議你天天伸展,尤其是已經感覺緊繃的部位。

請繼續往下閱讀

彈振式伸展(ballistic stretching)的風險:彈振式伸展會要你伸展到最終姿勢時,繼續以「彈振」的方式突破身體的伸展幅度。彎身用手碰觸腳趾,就是一個最常見的彈振式伸展動作。跟前面提到的動態和靜態伸展不一樣,彈振式伸展會強迫你突破自己的安全活動幅度。正因為這樣,受傷的風險也相當高,所以不建議。

伸展的基本原則

安全地伸展,並從中得到最大的好處,請謹守下列原則:

  • 雖然一早醒來伸個懶腰的感覺很舒爽,但真正的伸展運動不適合一起床就做。請你起床後,至少給身體一個小時的時間「醒」一下,等稍微活動一番,身體不那麼僵硬了,更適合一些認真的伸展動作。
  • 伸展時,一直保持在深呼吸的狀態(稍後有更多說明)。許多人伸展到那個不太舒服的臨界點時,都會不自覺地憋氣—這只會讓你更不舒服!伸展時持續好好呼吸,不但能讓血液獲得氧氣,還可以提升血液循環,促進毒素排出。
  • 如果你已經感覺某個部位特別緊繃或不舒服,請先伸展那個部位。從那裡下手,或許能連帶改善其他部位的不適感,不過,請不要伸展急性損傷尚未痊癒的部位。值得一提的是,有時候也會發生相反的情況:特別緊繃或不舒服的部位,可能是因為你先伸展了附近的其他部位而獲得改善。請視個人情況,看看哪一種方式最適合你。
  • 盡可能朝各個方向伸展,並以不同的方式活動。用你的身體實驗,仔細體會哪些動作對你有幫助、哪些沒有幫助。
  • 伸展過後,請休息一下,並補充水分。這樣身體把筋膜的髒水抽出後,才有辦法為它注入清水。
  • 留意不對稱之處。舉例來說,伸展時你可能會注意到右側比左側緊。發現這樣的不對稱時,請用加倍的重複次數伸展比較緊的那一側。萬一一段時間之後,這樣的情況依舊不見改善,可能有其他的問題存在,需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 如果你想把伸展的效益發揮到淋漓盡致,可以搭配冰敷和熱敷同時進行(更多相關資訊請見第99頁)。
  • 如果把伸展和健身安排在同一個時間,可以在健身前做些動態伸展,這類伸展可以替筋膜和肌肉暖身。不過,請不要在健身前做靜態伸展,研究顯示,這類伸展其實會降低運動表現。相反的,你可以把靜態伸展安排在「健身後」,因為這個時候肌肉已經熱了,也累了,反而更容易伸展開來。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