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提到的所有球員,除了兩名門將之外全部不超過25歲,這群年輕在本屆世界盃可能會讓世人見證到美國黃金世代的崛起。而這批黃金世代究竟是曇花一現的巧合導致,抑或是美國青訓培育系統已經逐漸茁壯的證明,將留待長期的時間來檢驗。
邊衛插上參與進攻,是美國進攻端的特點,而邊鋒會內縮至中路接應並給邊衛淨空跑道。而看似無意義的後場來回傳導,實際上是為了引誘對手實施高壓逼搶,把對手防守陣型拉開後,趁機長傳找邊衛發起快攻。
積極的高位逼搶、以及邊衛大幅插上而容易出現短暫失位,容易讓對手輕鬆地找到邊路空間展開優勢,是他們在防守端的隱憂。
一支年輕的隊伍,又有多名主力因傷所苦,穩定性不佳會是最大的弱點。他們的地板極低,可能連威爾斯都拿不下來,在小組賽早早淘汰;他們的天花板極高,一點機運出現甚至可能扳倒近況低迷的英格蘭,並在16強對上實力平均較低的A組亞軍,趁勢挺進八強。
不論最終美國為大家演出哪一部劇本,本屆世界盃絕對會是支值得嗑瓜看戲的有趣球隊。
2018年世界盃四強的戰績,讓主帥Gareth Southgate飽受眾人稱讚。2021年歐國盃亞軍的殊榮,雖然帶點遺憾,但球迷對他的尊敬又多了幾分。
2022年國家聯賽6戰0勝,小組墊底遭到降級的慘況,讓Southgate體系在球迷心目中的評價,從「穩扎穩打」淪為「保守消極」。
回看四年前的陣容,部分球員已淡出國家隊。
前腰Jesse Lingard「金童」的稱號正式破局,即將年滿30歲,早已不「童」的他,雖然在這四年間雖然有些零星的出色表現,但如今已輾轉來到英超下游諾丁漢森林陣中,「金」會是個過譽的評價,本屆世界盃甚至沒能入選在大名單內。
金童2號,前腰/中場Dele Alli的下場更慘,如今甚至連英超聯賽都無法立足,輾轉來到土耳其聯賽效力,早已退出國家隊的偵查範圍。
部分球員仍然是本屆世界盃的主力球員。
守門員Jordan Pickford(英超艾佛頓)的一號門將地位站的愈來愈穩,長傳能力有所進步之後,讓他在攻勢推進上能夠做出更多貢獻。
後衛Harry Maguire仍然是Southgate心目中的主力,但他從去年歐國盃過後,在豪門曼聯的表現幾乎可以用荒腔走板來形容,早已失去原屬於他的先發地位。Southgate用人保守,喜歡使用他信任的球員,是他唯一還能待在英格蘭國家隊陣中的救命繩,他仍然會是英格蘭的主戰先發後衛。
邊衛/邊中衛Kyle Walker(英超曼城)著名的衝刺速度還沒有被年齡的增長拉垮,穩健的防守能力讓右邊衛出身的他,也可以在三後衛的體系中踢右側中後衛,是英格蘭排兵佈陣的一顆活棋。可惜的是,十月初的傷勢至今仍未痊癒,必須帶著傷病疑慮進入國家隊陣容。
後衛John Stones(英超曼城)已經從時不時犯錯的懵懂少年,逐漸成長為防守穩定、勇敢持球幫助進攻的全能後衛,將會頂替Walker的先發位置。
邊衛/翼衛Kieran Trippier在四年期間去了一趟西甲,今年又重回英超賽場,加入新興勢力紐卡索。雖然英格蘭在該位置有許多實力堅強的競爭者,但他可左可右、攻守平衡的特性,再加上操刀定位球的技術,依然會是Southgate眼中更受到青睞的可靠球員。
中場/後腰Jordan Henderson依然是英格蘭陣中的重要人物,但經過四年的歲月,英格蘭竄出許多中場人才,他在陣中可能將偏向防守組板凳候選、球隊領導團隊的定位。
隊長前鋒Harry Kane(英超熱刺,下圖左)、前場Raheem Sterling(英超切爾西,下圖右)依舊是英格蘭不可撼動的雙人組合。Kane頻繁回撤接應,並分球組織的四分衛角色;Sterling利用速度或盤帶等直接的手段勇敢挑戰後防線的特質,是威脅性極強的combo。經過四年之後,前場化學效應會有些微的變化,英格蘭陣型從3-5-2改為3-4-3,為的就是讓更多崛起的新星能夠在前場發揮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