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場上的種種選擇,講求快且精準,一次守備來球的各種位移、一次投打對決的出手與否與出手時間,都左右一場比賽的勝負,不許「猶疑」的靈光在腦中駐足太久。棒球場外的種種選擇,是關於運動員人生的選擇,不如場上的選擇可以立竿見影般揭曉解答,答錯至少還有「這次失手、下次再來」的寬慰,場外的選擇既不存在可以重新再來一次的慈悲,也沒有所謂絕對的正解。
正因場外的一切無法簡化為是或非的單選題,在一個接著一個緊密相繫的選擇所構築的航道裡,能以自己的方式行得篤定、活得不愧對自我,是漫漫人生裡最不容易卻也最值得挑戰的實作題。

從屏東九如小鎮出發、途經中國南京、韓國釜山,後踏入偌大的美國之壤,再從小聯盟到完全陌生的哥倫比亞聯盟與加勒比海大賽,都是2023年世界棒球經典賽21歲國手─鄭宗哲在今日之前在世界各處留下蹤跡的燦爛航程。在此之中,他並非毫無猶疑,也並非一路平步坦途,就像是個航海家般,汪洋航行裡會遇上的各種風浪與晴雨,他都已領略過一二。
四年前的今日,以不成熟的文筆短記一篇木棒聯賽十二強止步後的宗哲;四年後的今日,寫下即將登上世界棒球最頂尖舞台的他。在正式被教練團青睞、披掛上這身熟悉又陌生的國家隊球衣之前,有幸在2022年底短暫回國期間,耳聞他在棒球這條周遊世界的航道裡或振奮、或失落的精彩閱歷。埋藏在每一份微小選擇背後的篇篇故事,與他行雲流水的游擊守備一樣,都值得回放數遍。

航向棒球的選擇:想像著有一天,會上大聯盟
2022年底,十一月週末的彰化八卦山棒球場,一群來自彰化各校的小小孩們與包含宗哲在內的職業球員們齊聚在此,準備著依然炙熱的秋季陽光裡來一場充滿童心的訓練營,身負「教練」一職的他有條不紊地指導著一梯梯從羞澀到後來呈現混亂失序的小小孩們。在一片炯炯目光裡,我的內心滿是好奇,在少子化越趨嚴重的此刻,這些身處五花八門娛樂誘惑的小小孩們,為何願意選擇在這片塵土飛揚的紅土之上玩棒球呢?
一尊沈穩不語、悄然地巡視場內的身影,默默地留步在進行指導中的宗哲身旁,那正是十多年前他從電視螢幕裡曾仰望的光芒,是在潛移默化之中曾帶給他選擇棒球這條路的指引之一─王建民大前輩。千禧年後出身自屏東九如小鎮的宗哲,與許多年輕球員一樣,在孩提時期深受當年王建民等登上大聯盟的炫風影響,繼而與棒球有了第一次的接觸、認識以及產生憧憬。

當年來自海外的訊號不只是將影像傳送至電視螢幕,更將那些「夢想自己也是王建民、也是大聯盟球員」的幻想深深植入內心深處的一隅。宗哲自嘲自己是一個「很愛幻想」的人,除了受到中職或美職轉播的耳濡目染而對棒球產生濃厚的興趣,小時候的他在看《棒球大聯盟》這部經典的棒球動漫時,也不免想像著自己有一天也能跟漫畫主角茂野吾郎一樣,登上巔峰。
不過,宗哲沒有像早早就展現棒球天份茂野吾郎一樣小四就加入少棒隊,潛藏著運動潛能的他在國小階段並沒有正式的棒球隊的經歷,反倒先是接觸田徑這項在既有跑道上競速的專項運動。宗哲說,小時候的他學任何運動都特別快,好比初學腳踏車不用多久就能很輕易地駕馭上手,但當年母親認為他實在太過好動,正好所就讀的九如國小有田徑隊,就順理成章地將宗哲送進去田徑隊,好好釋放他過盛的精力。足下所踏雖然都是粒粒紅土,但若不是心之所向之處,逗留久了也沒有意義。在五年級時他曾再次詢問母親是否有加入棒球隊的可能,不過還是沒有覓得適合的學校,直到後來得知屏東鶴聲國中有編制青少棒球隊,夢想的藍圖終於有了啟航的開端,這是他訂下第一個與棒球與共的選擇。
好故事的序章不見得需要多華麗的辭藻鋪陳偉大的背景,平凡無奇地傾慕電視裡球星的英姿,平凡無奇地喜歡戴上手套後投擲、打擊以及奔跑的感覺,就會是在這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泱泱世界裡,唯一選擇棒球的理由。
Bass
感謝筆者。這是一篇充實且刻劃清晰的文章,讓台灣球迷更了解旅外球員的不同面貌。
CHIA NING
非常謝謝您的回饋~球賽表現是一時的,但人生是長久的,希望這些故事可以讓大家更認識他,也因此受到更多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