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世界盃球隊介紹)迎接黎明的高盧雄雞 法國國家隊

小組賽魔咒,對法國來說,不過就是騙人的把戲,光是看看現在法國對的陣容,會比18年奪冠時還差嗎?光看小組賽的對手,會比18年時的組合還難打嗎?依舊堅強的高盧雄雞,今年還是會直指冠軍而去的!

讓球迷不可置信的,經過了不斷的換血,法國隊居然有這麼好的陣容可以帶到世界盃中,幾乎媲美了阿根廷與巴西的陣容,也無怪法國依然是本屆的奪冠大熱門之一。除了力拚衛冕奪冠外,法國更想藉由這次的機會洗刷球隊去年歐國盃在點球大戰輸球的恥辱。而今年兵強馬壯的他們,的確有可能完成這兩個目標。

教練:

Didier Deschamps

請繼續往下閱讀

擁有全世界最豪華的人才庫供Deschamps使用,球迷也能看到Deschamps不斷的在帶領這支球隊成長,雖然在歐國盃後的戰術層面有些下滑,但憑藉著出色的人才不斷湧出,加上穩定的體系和可怕的球員個人能力,讓Deschamps在陷入僵局時往往能夠透過一群球星打開局面。

搭配著豐富的人才,Deschamps在陣型上也能做出很多的選擇,雖然近期多以3-4-1-2應戰比賽,但是在比賽中看到4後衛的先發我們已不必感到太意外,畢竟這是法國啊!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先發陣容:

請繼續往下閱讀

門將:

Hugo Lloris(Tottenham Hotspurs)

Alphonse Areola(West Ham United)

Steve Mandanda(Olympique Marseille)

門將完全與18年世界盃一樣,然而看似完美的陣容卻有著年歲偏大的問題,尤其是一、二門的兩隊都已高齡的情況,面對密集聯賽後又馬上要接上世界盃,能否將狀態保留肯定讓球迷十分擔心。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陣容老化下卻依然沒有入選令人期待的年輕小將Lafont來接班,也讓球迷有些失望。

Hugo Lloris

雖然曾經的防守能力有著「聖Lloris」的美名,但是在經過了年歲的摧殘下,35歲的Lloris也慢慢地顯露疲態,在判斷上常常有莫名其妙的失誤出現讓球隊陷入沒必要的麻煩之中。當然門前的撲救,依舊會是Lloris拿手的絕活,也是Lloris現在仍然能在豪門效力的最佳武器。從10年就擔任先發門將的Lloris會繼續鎮守法國的大門,而我們也期待最後一次先發的Lloris能夠繳出讓法國球迷滿意的成績單吧!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Alphonse Areola

終於躍升到二門,也讓Areola上場的機會增加了一點點。在生涯前半段浪費許多時間在錯的球會,也讓Areola失去了競爭一門的機會,能否在本屆後接班守門,在現在看來機會越來越小了!

Steve Mandanda

年近38歲的高齡,也是許多球迷最不解的替補球員之一,雖然依然是馬賽陣中不可或缺的老門將,但是在超級新星Lafont崛起的情況下,Deschamps是否應該將精力花在培養下一代的門將,而不是讓Mandanda繼續隨隊參加本屆世界盃,也是今年法國名單中球迷熱議的重點之一。

後衛:

Benjamin Pavard(Bayern Munich)

Dayot Upamecano(Bayern Munich)

Raphaël Varane(Manchester United)

Lucas Hernández(Bayern Munich)

Ibrahima Konaté(Liverpool)

Jules Koundé(Barcelona)

William Saliba(Arsenal)

Theo Hernández(AC Milan)

Axel Disasi(AS Monaco)

罕見的帶入了8位可以踢中後衛的球員,僅有Theo一人不行,也讓人疑惑Deshamps葫蘆裡究竟裝了什麼藥。

或許是因為許多中後衛剛從傷病中歸來不得不做備案,但是扣除Theo和Pavard還是有著7位的中後衛人選,在法國要打三中衛的體系下,這樣的選材便顯得過於「豪華」。

Benjamin Pavard

在2018的世界盃,Pavard在16強時面對阿根廷時所追平比數的「世界波」,早已為自己在世界盃的歷史中寫下了最漂亮的一筆。在四後衛中主要在右後衛上移動,而三後衛卻可以踢右翼衛或是右中後衛,Pavard在法國陣中絕對能給到Deschamps最靈活的戰術調度,大多數的跑位上Pavard會跟著球隊壓上進攻,但他絕對不會躁進,在與對手的防線距離上,Pavard還是會相當留意避免被反擊的失位。防守上的Pavard雖然沒有一般邊後衛的速度,然而有著精準的比賽理解和預判能力,讓Pavard在防守世界上各類邊鋒球員時都不會落於下風,其中他一對一防守時有著場均3.9次的斷球能力更是Pavard能夠穩定站在後防線上的關鍵。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