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傷病史豐富,年紀又老:年過30的美聯MVP Aaron Judge能簽下什麼樣的合約?

不會有人相信Judge未來還能單季打出11.4 WAR這種電動成績,更別說甚麼200 wRC+此等天文數字,甚至他老兄生涯中前期的健康狀態也是個問題,更別說他明年4月將滿31歲,隨著年紀增加,傷病風險是必會隨著增加,更別說他的身形更是千古罕見,這樣的球員,未來是否傷病風險更大?Judge未來的前景值得多少金錢投資?

作者:Leo Wei

s5879

美聯mvp值得一年4000萬的薪水,健康的他肯定ok只希望他不要再痛痛人

Aaron Judge絕對是今年球季全大聯盟表現最好,甚至也最具話題性的超級巨星。首先,身在隊史最為成功的紐約洋基隊,這點就已經註定他必然得到更多的鎂光燈,此外,今年Judge打出史上少有的誇張賽季,甚至打破美聯全壘打王紀錄。

今天公布的美聯MVP獎項中,他也正式在法官 VS大谷翔平的MVP爭奪戰中獲勝。光是以上種種,就註定今年的表現將會青史留名。

請繼續往下閱讀

點進來的球迷們肯定也看到標題了,就是Judge的合約價碼應該落在哪?即便先前我已經簡單介紹過Judge的恐怖表現本站作者JK47也替他撰寫過一篇專文,為了行文方便,我會再一次介紹他今年的表現、生涯累積成績、健康程度。此外,也會用未來預期產能,以及與他同年齡簽約的球員價碼作為比較,藉此來推估他未來應該拿到什麼樣的價碼。

即便已經講過千百次,必須再講一次,今年球季的Judge真的不是普通的強,是歷史級別的恐怖。

考量到今年Judge以中外野手上場的時間約為6成,我會將歸類為中外野手,1920年至今,只有四名中外野手打出單季超過200 wRC+的表現,今年球季,Judge的207高居史上第二;還沒完,1920年至今,只有11個球季,有中外野手打出10 WAR以上的球季,Judge今年的11.4 WAR高居第三,距離Mickey Mantle的11.5 WAR紀錄只有0.1之遙。

請繼續往下閱讀

完全可以說,Judge幾乎打出了活球時代以來,最好的中外野手表現。是的,今年球季的Judge,就是如此強悍,如此不平凡。

綜觀整個生涯,Judge或許也是當代最頂尖的球員。

2017年至今,Judge繳出了166 wRC+的產能,這是同期間所有打者第二高,前面是那位根本不是人的Mike Trout;此外,他的WAR更是同期間第一,高達36.2,別懷疑,他就是過去五年來,表現最好的球員。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知道,一定會有球迷有所顧慮,他的整體產能,絕對跟2017及今年的表現息息相關,幫他加了不少分。不會有人相信Judge未來還能單季打出11.4 WAR這種電動成績,更別說甚麼200 wRC+此等天文數字,甚至他老兄生涯中前期的健康狀態也是個問題。他明年4月將滿31歲,隨著年紀增加,傷病風險勢必會隨著增加,更別說他的身形更是千古罕見,這樣的球員,未來是否傷病風險更大?Judge未來的前景值得多少金錢投資?

我們一一來解釋以上這些問題,首先,WAR就是一項累積數據,簡單來說,上場次數越多,WAR就會越高。Judge在2017-2022年間,上場數只有702場,排在同期間第56,但他卻打出了聯盟最佳的整體產能。換言之,比起多數球員,他更高效,即便受傷,還是打出了超凡的演出。

當然,Judge此等龐大體型難免會讓人有些隱憂,稍後,我會為這點進行解釋。

如前面所說,相信還是會有球迷認為,Judge之所以在2017-2022年間,表現超群,與其2017及2022年的超人表現有關,扣除這兩年,他就是個不健康的明星球員而已。

這邊舉個實際例子來看看,2018及2019賽季,Judge出場了214場,排在所有球員中的第194名,他的出場數少到甚至打數未能達標,然而,他卻打出了此區間第17高的WAR。就算未來Judge不再是今年的超人,也沒有近兩年健康,他很可能還能靠著他的高效率打出令人信服的好成績。

接著來回答前面的問題,越高大的球員,真的有越大的受傷風險嗎?

我找到了一篇紐約時報在今年9月刊登的文章,他的主旨便是探討大個子球員,是否會較容易受傷等等。

以下,我將節錄幾段供大家參考。報導中,他們找來了一位名叫Jimmy Buffi的人,此君是生物學專家,過去也曾在洛杉磯道奇隊擔任過分析師工作。當他被問到大個子衰退的是否比小個子快時,他回答道:「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

首先,棒球員的身形有千百種,Jose Altuve只有5尺6吋,166磅;Daniel Vogelbach在6尺的身高之下,體重達到270磅;Oneil Cruz的身高高達6尺7吋,體重則是222磅。

那Judge呢?

Judge跟Cruz一樣高大,比Cruz跟Vogelbach還重,Judge跟Altuve站在一塊的合照更是讓人印象深刻。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