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信兄弟順利完成二連霸,有很多的功臣,像是台灣大賽mvp岳政華、終結者呂彥青等人,還有一位背後隱藏功臣福來喜,福來喜是今年中職唯一一位待滿整季的洋砲,雖然打擊不太理想,但靠著優秀的引導及配球,下半季替球隊蹲捕468局,蹲捕投手防禦率僅2.83,今年蹲捕勝率逼近7成,福來喜的配球是神話,還是實至名歸?

首先來簡單介紹福來喜這名球員,今年33歲,是一名右投右打的捕手,來自多明尼加聖地牙哥省,美職生涯加入過紐約大都會、皇家隊、金鶯隊等球隊,2021年結束15年美職生涯,在2022年加盟中信兄弟,開啟在中華職棒的生涯。
季初預期福來喜會是一位具有長程火力的洋砲,雖然在來到中職第二場比賽敲出一支全壘打,證明自己具有長打能力,但打擊成績沒有太理想,助總希望能看到打點能力,福來喜沒有展現出來,加上洋投象魔力表現實在太好,於是福來喜被割捨,被下放到二軍...
季中泰迪及象魔力離隊,福來喜因此有大量機會在一軍出賽,雖然他的打擊不到外界預期的洋砲打擊,但他本季在蹲捕時,投手防禦率僅2.89,下半季擔任隊上主戰捕手,本季蹲捕61場,戰績38勝17敗3和,勝率高達0.691,也是下半季中信兄弟季末拉尾盤,甚至獲得總冠軍背後隱藏功臣 !我們來看看本季中信兄弟捕手群的蹲捕數據吧 !
IP | ERA | ERA+ | WHIP | OPS+ | LOB% | CS% | |
福來喜 | 560.2 | 2.89 | 115.9 | 1.18 | 90.6 | 73.9 | 56.4 |
高宇杰 | 249.1 | 3.65 | 91.8 | 1.28 | 98.2 | 68.2 | 27.8 |
陳家駒 | 150.1 | 2.93 | 114.1 | 1.21 | 88.0 | 69.3 | 45.5 |
黃鈞聲 | 103.2 | 3.99 | 83.8 | 1.39 | 114.1 | 68.8 | 26.7 |
團隊平均 | 1078 | 3.23 | 103.6 | 1.23 | 94.9 | 71.0 | 41.4 |
LOB%= 殘壘率
CS%= 阻殺率
福來喜本季蹲捕560.2局,防禦率2.89,WHIP1.18,ERA+ 115.9,殘壘率73.9%,阻殺率56.4% ; 每一項數據多高於其他隊上捕手,從進階數據能看出,為何福來喜蹲捕時,投手會表現很好,是因為能有效配球,減少讓對方上壘機會、壘上有人引導投手化解危機以及出色的阻殺率,以致讓投手減少失分的機會。
NP/PA | K/9 | BB/9 | PutAway% | Whiff% | Contact% | GB% | FB% | LOB% | |
福來喜 | 3.68 | 6.20 | 2.01 | 34.5 | 19.9 | 80.1 | 43.8 | 36.0 | 73.9 |
高宇杰 | 3.89 | 7.22 | 2.82 | 36.3 | 20.1 | 79.9 | 47.1 | 31.3 | 68.2 |
陳家駒 | 3.73 | 7.42 | 2.34 | 39.6 | 20.9 | 79.1 | 45.3 | 34.1 | 69.3 |
黃鈞聲 | 3.76 | 8.16 | 1.74 | 40.3 | 23.5 | 76.5 | 51.1 | 31.4 | 68.8 |
團隊平均 | 3.75 | 6.84 | 2.26 | 36.4 | 20.5 | 79.5 | 45.4 | 34.3 | 71.0 |
NP/PA=面對打席平均用球數
PutAway%= 兩好球三振率
Whiff%= 揮空率
Contact%= 擊中率
GB%= 滾地球比率
FB%=飛球比率
從數據來看,可以發現到福來喜跟其他捕手不太一樣,他的配球偏向以精簡投球數、正面對決打者,配球策略是讓打者打不好、不強求三振,主要依靠隊友守備幫助拿下出局數,中信兄弟本身守備很穩定,福來喜的策略剛好符合隊型,所以才顯現出福來喜的配球引導能力。
老王
總冠軍賽仔細看了褔來喜的配球,他與中職捕手明顯的差異是:
1. 投手節奏快,捕手打暗號快. 投手接到球後,大多在15秒內出手,有很多次11秒的. 壘上若是速度慢的跑者,投手瞄一下就投,不會看半天.
2. 快慢配,四個角落都配很多,直球比例約一半,配內角及高球的比例比他人高很多.
3. 同一位置連續配同一球種兩次的機率很低.
縮短兩球的間隔時間為何重要?
很久以前我曾在Discovery看過美國一個記錄片,是用科學方法測試兩球間隔多久,打者較無法適應其速差,答案是在”11秒內”,打者仍困在前一球的速度感內,下一球速差若較大,打者較難因應新球速,造成打不好或揮空. 超過11秒越久,前一球的”速度記憶”逐漸消失,可跟上新球速.
中職規定,若壘上沒人,球進到投手手中,必須20秒內出手;打者在10秒內就打擊位置. 這規定大聯盟2017年便開始實施,所以投捕節奏都很快. MLB捕手不論對上強者或弱棒,快慢球穿插,投捕的快節奏可加深其速差感. 加上好球帶四個角落都配很多,讓打者更難猜,不易有效擊中球.
而中職本土捕手普偏害怕配高球,似乎球一高,每位打者都變巨砲,一投內角都會K到人. 特別壘上有人時,大部份都配外角及低球,打者只要盯著外角即可,揮空率降低,界外球很多,用球數增加,投手常把自己投倒.
褔來喜阻殺率高,可給投手安定感,但配球真的有那麼神嗎? 可能是,也或許只是把美職習慣搬到台灣而己. 因受不了台灣投手動作慢,故要求中信投手配合加快節奏, 並且大量配內角及高球而己. 高球配多了,飛球比率自然高, 而非某些評論者所說….因為球不彈,飛球大部份被接殺,故意配高球,顯然因果倒置.
當然啦, 他也會依投手當天手感/壘上跑者狀況,及球團提供的打者優缺點來配球,但這是所有職棒捕手都會做的事情.
lex.swithly.214
我覺得最直觀就是阿福比較敢配高角度的球去增加配球的多樣性 包含樂天也是 所以樂天在洋將爆炸以前投手戰力也是最穩定的球隊
另外一個沒辦法量化的就是 阿福蹲捕時投手幾乎很少搖頭 有也頂多一兩下就達成共識 我相信很多投球策略.局間休息時 投捕跟教練整個團隊也都會溝通 戰術演練事前也都有做好 但這種領導力其實有時候也是天生的 舉極端一點的例子 假設今天我上去蹲捕 我偷塞一個耳機讓阿福給我配球我在打暗號給捕手 搞不好投手就瘋狂搖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