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職業籃球的生存新法則 :一改球隊營運思維的魔獸旋風

就在今天,眾所期待的 D.Howard 即將要在國立體大展開他在 t1 LEAGUE 的第一場賽事。而專注於這場比賽的除了雙方的球團之外,台灣各職業籃球隊的制服組也在關注著。球團砸重本的決心,球迷也都看在眼裡。不僅完全獲得球迷的尊重與輿論認可,t1 LEAGUE 的門票更是銷售一空,球團開出 16 萬的季票也都瞬間賣光。在魔獸來台的旋風下,台灣籃球的各家營運者也開始思考,究竟營運台灣籃球的正解是什麼?

作者:Luphan

Melody Huang

歐洲足球的所謂本土定義是戶口名簿、青訓營,
歐洲籃球的本土定義也是嗎?

Luphan

這我還真的沒有去研究。不過歐洲主要有 Euroleague 跟二級的 Eurocup、以及 FIBA 主導的 BCL 和二級的 FIBA Eurocup,代表這個問題應該有兩種答案。

國籍的定義也一直都是我蠻不解的事,像是 David Blatt 的兒子 Tamir Blatt 是從小就在以色列長大、打球的以色列人。Wiki 上也寫他的國籍是 Israel,但他在 Euroleague 的網站上卻寫是美國人。他的父親倒是有雙重國籍,我猜可能 Tamir Blatt 也許也有申請美籍了也說不定。

Luphan

歐洲各國的國內聯賽又是另外一件事了

就在今天,眾所期待的 D.Howard 即將要在國立體大展開他在 t1 LEAGUE 的第一場賽事。受惠於 D.Howard 擁有世界各國的粉絲,這場比賽要用吸引世界的目光來形容也不為過。而專注於這場比賽的除了雙方的球團之外,台灣各職業籃球隊的制服組也在關注著。D.Howard 是桃園永豐雲豹 GM 蘇翊傑相當大膽的一筆操作,球團願意開出一個月超過 20 萬美金的合約,若 D.Howard 能順利走完這一季,那球團可能需要承擔四千多萬台幣的成本。球團砸重本的決心,球迷也都看在眼裡。不僅完全獲得球迷的尊重與輿論認可,t1 LEAGUE 的門票更是銷售一空,球團開出 16 萬的季票也都瞬間賣光。在魔獸來台的旋風下,台灣籃球的各家營運者也開始思考著一種全新的價值觀。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籃球的正解到底是什麼?

相較於發展了 30 年的中華職棒,台灣籃球的發展,至今仍沒演化出個活路。當下每位在這條路上的挑戰者多半都是新面孔,踩著無數前人的屍體,試圖找到真正能讓台灣球隊活下來的方法。自 CBA 垮台後,台灣籃球隊嘗試朝半職業的方式存活,強調「球員只要能打出好的比賽內容,球迷自然會進場」。在 17 年的努力後,這樣的方向開始動搖,球迷也不再捧場。於是強調行銷、在地化經營的P. LEAGUE+ 職籃成立,一改過去低迷的台灣籃球市場,創造了一波高潮。同樣的一批球員,在過去 SBL 時期,簽名海報還有發不完的窘境,在 P.LEAGUE+ 成立後,甚至會有球迷願意花幾千塊,只為了一睹他們的風采,因為本土球員除了自身價值外,還多了行銷包裝的附帶價值。

過往僅單純靠實力創造價值的台灣籃球員,在獲得了行銷與包裝後,頓時有了新的價值。

如今,這條行銷本土球員的路將再次被挑戰。D.Howard 乃是傾雲豹全隊之力千呼萬喚始出來,理所當然吸引了人山人海的球迷,這也改變了球迷和球隊的價值觀。雲豹破表的預算,換來全台的焦點與聲量。畢竟比起看台灣籃球的球迷,看 NBA 的台灣球迷還是太多了。根據筆者的了解,這類型球迷更在意的是技術以及擁有頂尖技術的球星。在這樣的前提下,看本土球員打球就不會是他們的首要選項,價制觀上與舊有的球迷多少會有衝突,重點就在於要怎麼拿捏本土、行銷、洋將之間的比例。既然台灣想看球技的球迷為主流,與其包裝本土球員,找 NBA 球星或開放洋將名額,取消洋將薪資限制。也許才是台灣球團長期營運下去的正解。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個成熟的職籃環境應該要是什麼樣子?

聽起來很像謬論嗎?其實只是現在的環境還不足以讓我們想像這樣的畫面。像是歐洲這種運動發展成熟的地方,地方球隊根本沒有幾位本土球員。塞爾維亞的貝爾格萊德游擊隊,他們陣中僅有六位塞爾維亞球員,且都不是主力,卻絲毫不影響游擊隊的人氣。台灣要培養出如此紮實、成熟的運動賽事氛圍,就差兩個條件。首先,亞洲職籃環境仍不夠開放,如果台灣籃球聯賽的實力大過於本土球員實力,或水準更高的外籍球員數量大過於本土,那本土就得去別的國家尋找舞台。但亞洲各國的環境相對封閉,多數國家都以保護本土球員為第一優先,一直要到近期日本、韓國才開始開放亞外。t1 的亞外制度也同樣是在打破亞洲保守的營運風格。要是亞洲籃球環境更開放些,那台灣其實可以塑造一個無須刻意培養本土的職籃環境。

貝爾格萊德游擊隊陣中的主力都不是塞爾維亞本土球員,然而這完全不影響人山人海的球迷進場。

台灣無法擁有像歐洲那樣成熟的籃球環境,還有個第二點,那就是球迷對於球隊的黏著度不夠。巴塞隆納先前重金挖來 N.Mirotic 讓球迷熱血沸騰,但與 D.Howard 加盟雲豹的意義不同。差別在於巴塞球迷和球團對於簽下 N.Mirotic 一事有著一致的目標:讓球團贏球。目標一致的情況下,透過球星來強化球團與球迷之間的共同目標,會比單純找球星來更具力道。起碼以筆者目前的觀察,許多球迷僅想一睹 D.Howard 的英姿,雲豹在意的戰績對他們來說可能沒那麼重要。這樣的反應並不意外,雲豹畢竟才成立了一年,要培養出死忠的球迷本來就不是一兩年的事。因此如何讓 D.Howard 迷在進場看了幾次雲豹的比賽後,也跟著支持起雲豹,就會是雲豹這季非常重要的任務,這任務要在一季的時間執行的好確實不容易,但它絕對會是雲豹本季比戰績還重要的事。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