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為跑步的人都是笨蛋》
松久淳 著;邱香凝 譯 / 遠流出版
(以下節錄自本書 p.158-p.163)
一樣是沒什麼好吊人胃口的「待續」,總之,我在跑完橫濱馬拉松,抵達終點時看到的「4:41:38」,是從官方起跑時間八點半開始算起的數字。以我的情形來說,因為隊伍耽擱了好一番時間才正式起跑,得把多花的時間減掉,才是正確的成績時數。
其實,號碼布背面附有一個「計測晶片」,大賽結束後會回收。只要有這個晶片,無論大賽中還是大賽後,用電腦輸入自己的號碼,每個人都能看到自己比賽時的配速變化。
這件事,那時我還不知道。因為老花眼的關係,根本沒好好閱讀拿到的手冊。所以,我一直到回家後才得知自己真正的正式成績。這裡直接寫出數字,說明起來比較清楚。
結果,我的正式成績是這樣的:距離四十二點一九五公里,時間四小時二十三分五十三秒,每公里配速六分二十五秒。
就算是這樣,也還是太慢了。上一次配速超過六分鐘,是大熱天裡在大太陽下跑的那次。而且那次之所以跑得這麼慢,是因為好幾次繞去便利商店買水。相較之下,這次單純就是慢。
終究是我不愛與人相爭的個性惹的禍嗎……不、簡單來說,就只是「正式上場時拿不出實力」而已。跑步APP果然出現誤差,顯示成績是「總距離四十四點一四公里,花費四小時二十五分三秒,每公里配速六分零秒」。不過,這裡可以看出每五公里的配速狀況,折返後速度變慢的事,以及上了首都高後老是停下來用走的狀態,都顯現在數字上了。
再看每公里配速,最初五公里保持在五分二十四秒,從這陣子我不到五分鐘的配速看來,應該是受到「開跑時人擠人狀態」的影響。接下來的十公里、十五公里及二十公里配速分別是四分五十八秒,五分三秒,四分四十六秒,和平常的速度差不多。
跑上首都高速公路前的二十五公里,平均配速是五分十九秒。稍嫌慢了點。跑到快下首都高的三十公里處時慢到六分十秒,下了首都高後開始跑跑走走,配速更是慢到七分十一秒,太慢了。跑到四十公里處時的配速是七分五十四秒。這種速度,怎麼可能在四小時內跑完全馬。
穿過終點出口,接過贊助廠商送的AQUARIUS,交還計測晶片,收下紀念獎牌。獎牌比我想像中正式,重量還不輕。很佔行李啊……不、我是說會佔據回憶,該心懷感激地收下。
走回Pacifico 橫濱時,聽見終點附近傳出歡呼聲。側耳傾聽發生了什麼事,聽見廣播說「黑岩知事以六十多歲跑者的身分,不到五小時就抵達終點了!」好強喔,知事。六十一歲還能在五小時內跑完,才四十七歲卻跑了四個多小時的我算什麼。我有點沮喪,收下紀念毛巾,回大廳領自己放在那裡保管的行李。換下跑步時穿的運動衣和防風夾克,換上帶來的大會紀念T恤、連帽衫和另一件防風夾克。下半身維持原樣。
會場附近大概有什麼活動正在舉行,我直接朝港未來車站走去。還以為自己跑完會想吃個拉麵什麼的,現在卻一點食慾都沒有。
對了,得打個電話。大賽進行中,於公於私跟我都有好交情的前輩三浦純哥傳了訊息給我。三天前,三浦哥也傳了「馬拉松加油,我會打開電視看喔!」的訊息。今天他傳來的訊息是這樣的:「不可以跑去跟魚君擊掌喔!」
所以我打了電話給他,報告「沒能跟魚君擊到掌」。三浦哥好像真的有盯著轉播看,聽說鏡頭轉到魚君身上好幾次。
「到最後都沒找到阿松你。」
「我隸屬的那區起跑太遲,又花了超過四小時才抵達終點,這種人怎麼可能被拍到。」
「不是有些明星或運動員去跑嗎?跟在他們旁邊跑就會被拍到了吧?」
「啊、我途中超車了縣知事。」
「你要是跟著他一起跑,一定會出現在轉播鏡頭中。」
跑完之後,能在回家路上聊這些垃圾話,實在沒有比這更開心的事。對運動沒興趣的三浦哥一直開著神奈川電視台的轉播看,光是這個就令我深感光榮,大受感動。不過,三浦純這個人果然會投出你想像不到的暴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