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2/11/23

《峰嶺隨筆》如何善用Ben Simmons?最佳解或許是中鋒

儘管外線和罰球沒起色,但籃網Ben Simmons近來逐漸擺脫開季低迷不振,頗有找回過去身手的樣子。特別是防守,人高手長動作又快,頗有找回當年抄截王、兩度年度防守球隊的風采。

作者:馬特洪峰

層巒疊嶂,巍然屹立。主要討論有興趣的議題或球員,偶爾跟風評論時事話題

儘管外線和罰球仍沒起色,但籃網Ben Simmons近來逐漸擺脫開季低迷不振,頗有找回過去身手的樣子。特別是防守,人高手長動作又快,頗有找回當年抄截王、兩度年度防守球隊的風采(挑戰最佳防守球員:Ben Simmons不一樣的道路)。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主場出戰曼非斯灰熊的比賽,Simmons取代進步許多的Nic Claxton成為球隊先發中鋒,用接近85%的命中率繳出22分8籃板5助攻的優異成績,除了五次失誤外沒什麼可以挑剔的地方。讓攻擊範圍很小的Simmons出任中鋒,成為場上唯一沒有外線能力的球員或許是最佳解?

籃網因開季戰績不佳,前7場比賽只贏2場在東區排倒數第3位,讓Steve Nash成為本季首位被火的總教練,對Simmons來說是一個契機。Simmons開季進攻慾望超低,加上生疏導致屢屢陷入犯規麻煩,在Nash底下發揮有限。膝蓋痠痛復出後,Simmons碰到了Jacque Vaughn臨危受命成為代總教練的時刻。

換教練有差、背傷可能影響也不小,但個人覺得更重要的是闊別球場一年多的Simmons終於找回比賽感覺。就算完全不投籃,Simmons的身體素質依舊是頂尖中的頂尖,願意把心力放在球場、不要胡思亂想,他依舊相當可怕。

改打中鋒隱藏了Simmons最大缺點,放大了滿場飛奔的優點,可說是完全放棄投籃後的最佳解。讓Simmons打中鋒不是一天兩天的傳聞,當年季後賽對老鷹時不止一次有這種風聲,屢次跟跟同樣缺乏投籃、但傳球和防守一流的Draymond Green拿來相提並論。可惜當時隊友有超級中鋒Joel Embiid,沒人可以撼動Embiid的位置,最後還是不了了之。

請繼續往下閱讀

Simmons打中鋒的優點顯而易見,首先是場上空間。現代NBA潮流是場上頂多一位球員可以不投籃,同時放兩位缺乏射程的大個子在場進攻通常會悲劇。關於Simmons的投籃幾乎已經變成都市傳說,經歷這麼多風風雨雨後如果任何人還有期待,那他真是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

如果Simmons成為唯一不能投籃的球員,起碼他可以用高度和體能往禁區殺。開季時Simmons可能連這點都做不到,但近幾場表現證明了還是有一些威脅性。這解釋了為何Simmons跟另外一位中鋒Claxton很難共存,兩人都是出禁區就失去威脅性,而且罰球都爛到谷底,一次放兩隻在場上進攻實在很難打。

防守部分Simmons注定沒辦法扛大型中鋒,鵜鶘Jonas Valančiūnas就已經打得哀哀叫,更別提前隊友Embiid、金塊Nikola Jokic這種等級的大個子。不過話說回來聯盟中可以扛下他們的人也不多,因此個人覺得也不用太強求。

Simmons打中鋒的好處是可以輕易地換防,曾經榮膺抄截王的他更是判斷傳球路線的好手。運動能力出眾讓他可以追著側翼、鋒線跑而不吃虧,更能用快速的腳步補上外圍防線。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即使說了那麼多優點,但缺點還是少不了。當年為何沒嘗試讓不善投射但善於傳球、精於防守的Simmons變成Draymond Green 2.0?最大的差別是兩人根本屬性不同。

前文提到Simmons從小就是天之驕子,各個層級輕輕鬆鬆用天賦輾壓,哪位教練不趕快把球送上讓他主導進攻?於是除了一球在手外,幫隊友掩護、判斷空切時機、指揮隊友跑位這些數據顯露不出來的小事,Simmons基本上都不太擅長。

相反的Green不是天賦異稟的核心球員,在大學籃球打滾了四年各類角色球員必備的輔助技能點好點滿,在勇士特化體系下更如魚得水。他不需要持球在手也能發揮影響力,尤其卡位、掩護這些禁區球員的基本功更是一等一;在籃下跟對手肉搏、各種小動作更是拿手絕活,造就了他以小扛大的好身手。

Simmons除了進攻需要球在場上外,長久以來防守都不是他主要任務。雖然進入NBA後成功把身體素質轉換成防守能力,但他的防守側翼屬性更多一點。要他繞掩護、追著後衛跑不是問題,但叫他去禁區肉搏、奮力用身體抵抗禁區強攻就不是強項。

於是Green和Simmons防守最大的分野出現:禁區護框。Green不怕身體對抗,補防時能妥善運用垂直性原則,即使沒有蓋到火鍋也能顯著影響對方投籃。對手切入時他更是不吝犧牲身體製造進攻犯規,多少彌補了高度不足的問題。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