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卡達世界盃小組賽,H組第一比賽日由南韓對陣烏拉圭拉開序幕。整場比賽兩隊雖然都沒有任何一次射正,但互相往來進攻的畫面毫無冷場。今天本篇將帶各位讀者 ── 不論你是新手或是資深球迷,分別以電視轉播鏡頭與戰術視角,了解在這場對攻大戰中,兩隊的戰術是如何運行。
【工商時間】
筆者的粉絲專頁,近期終於在Instagram創建啦 ~ (灑花) ~ 主要內容會以一些對於球賽內容的觀察、轉會消息、和筆者支持的球隊(熱刺、多特蒙德)的一些花絮,與各位讀者分享和交流,還請按下追蹤多多關注哦~
-----------------------------------正文開始---------------------------------------
賽前分析
FIFA世界排名: 南韓(28) V.S (14)烏拉圭
近五戰狀態: 南韓 WLDWW V.S WDWLW 烏拉圭
Head-to-Head: 近4場對戰由烏拉圭的3勝1負佔優
兩隊的世界盃26人名單與入圍資格賽的球員名單,基本上沒有太大的異動,在本屆為期只有10多天集訓日中,可望不用經歷太多的磨合期,因此先前資格賽的人員異動和戰術,具有非常大的參考性。
傷病的部分,南韓效力於英超狼隊的前鋒黃喜燦因在訓練中稍微有輕微傷勢疑慮,本戰並不會出賽;烏拉圭方面,巴塞隆納中後衛Ronald Araujo自從九月歐冠小組賽中遭受重傷,本戰是否能出賽仍舊充滿疑慮。
戰術分析
先發名單:


進攻組織 Build-up
進攻組織上,烏拉圭的動態陣型與賽前安排的4-3-3完全沾不上邊,反而是以Godin、Giminez,以及由中場Bentancur輪流回撤形成的三中衛陣型。這個安排其實很合理,36歲的Godin早已過巔峰期,速度、對抗能力以及後場補防的覆蓋率,已經不符合四後衛體系的要求。萬一在後場組織不慎掉球,在面對韓國兩側速度飛快邊鋒的防守反擊將會非常危險,三中衛體系至少還能在防守上,保障人數的持平。
而在三中衛的體系中,兩翼衛會大幅向前拉高在球場上的位置,這點在筆者先前的文章提到非常多次,在本屆世界盃中荷蘭也是將這樣的體系使用得淋漓盡致。

三位中場的安排上,除了Bentancur長時間與兩名中後衛並排形成三中衛外,Vecino和Valverde也會從中前場回撤協助組織,增加後場的人數優勢。其他細節會在下一小節討論,在此先打住。
前場的進攻上,烏拉圭很明顯地在上半場想要利用先天的身材優勢,讓左側的Darwin Nunez慣常性的收入禁區附近,中場也會由Valverde與Vecino輪流上前,與中鋒的Luis Suraez形成三箭頭,等待兩側隊友的傳中,進行禁區內的搶點或是空戰。從數據統計網站也可觀察到這點,烏拉圭在進攻上多從兩側發起,兩側進攻百分比加起來總共是75%。
相較於烏拉圭較在排陣與實戰上有較為顯著的變化,南韓的4-2-3-1進攻則稍微顯得制式化。邊鋒收窄讓兩邊翼衛得以有空間跑動前插,雙中場輪流後撤協助組織,位於中後場附近游走。
做為亞洲球隊少數強調傳控的隊伍,南韓在面對烏拉圭的壓迫絲毫不受影響。由於有雙中場不斷游走,即使在半空間中,球員與球員之間不斷形成三角形,隨時都有可供傳球的選擇。

受益於球員與球員之間形成三角形的站位,南韓得以在半空間創造出人數的Overload,比賽中也很少看到南韓有因受到壓迫產生掉球的情形發生。而若是烏拉圭過於集中壓迫邊路,南韓也能在這種三角形站位下,簡單透過兩、三腳的傳球,將求迅速且輕易的轉移到無球邊的弱側。美中不足的是太極虎這邊除了孫興慜外,缺少可以輸送穩定傳中品質的邊路球員造成立即的威脅。
防守 Defense
防守的動態陣型上,兩隊不約而同擺出4-4-2應對。首先來看到烏拉圭的安排,最前面的雙人組由Suarez與中場Vecino組成,左右兩側由Darwin Nunez與效力曼聯小將Pellistri負責防守這個安排讓筆者感到有點意外。首先,Nunez是中鋒出身,在利物浦期間雖然偶有安排他在左邊鋒的位置,但不論是在進攻和防守上都與在國家隊的角色相差甚遠,防守意識和積極度上必須打上一個大問號。